0  362596  362604  362610  362614  362620  362622  362626  362632  362634  362640  362646  362650  362652  362656  362662  362664  362670  362674  362676  362680  362682  362686  362688  362690  362691  362692  362694  362695  362696  362698  362700  362704  362706  362710  362712  362716  362722  362724  362730  362734  362736  362740  362746  362752  362754  362760  362764  362766  362772  362776  362782  362790  447090 

3.  已知球O的半径为R=4,A、B是球面上两点。A、B所在的小圆O’的半径 r=4,∠AO’B=,求A、B两点的球面距离。  

由于对此定义合理性的证明教材中没有提及,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也不是学生在高中时必须掌握的能力,故没有纳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里采取和教材中相同的描述即“可以证明”的处理方式,对于感兴趣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课后进一步探讨。
 
加深对定义中的关键词:“大圆”、“劣弧”的理解。
 
 
 
 
 
 
 分析教材边栏中提出的问题。
 
 
 
 
 
 
 
 
 
 
 
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球面距离的计算方法,并为之后的例题解答进行铺垫。
三.应用:(由玉树地震发生后的两条新闻报道引出例题)
1. 例1:已知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玉门的位置约为东经97 °北纬40 °;玉树的位置约为东经97 °北纬33 °,求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
(结果精确到1千米)
 
 
a)     从数学角度对经度和纬度知识作简单回顾。
 
3. 例2:已知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 西宁的位置约为东经101°北纬36°24’ ;济南的位置约为东经117 °,北纬
36°24’ 。求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结果精确到1千米)
 
 
 
 

<思考> 若在北纬36°24’ 纬线上另有一点C的位置为西经
99°北纬36°24’,则在求西宁和C点之间的球面距离时如何计算
四.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即通过球面上A、B两点的大圆劣弧的长度。
我们把空间中的边、角计算转换为平面上的问题,在扇形AOB中求出∠AOB的大小,并利用弧长公式求得两点的球面距离。并且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地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计算了地球表面同经度或同纬度的两点间的球面距离。
 
五. 作业布置
1.  在北纬60°纬线上有甲、乙两地,他们在纬线上的弧长为 ,R是地球半径,求这两点的球面距离。
2.  已知上海的位置约为东经121°,北纬31°;大连的位置约为东经121°,北纬39°,试求上海和大连之间的球面距离。(结果精确到1千米)
b)    已知北京的位置约为东经116°,北纬40°;纽约的位置约为西经74°,北纬40°,
试求北京和纽约之间的球面距离。(结果精确到1千米)
4.球O半径为1,点A、B、C在球面上,OA、OB、OC两两垂直,E、F分别为大圆圆弧 AB与AC的中点,求点E、F在该球上的球面距离。
5.思考题:已知上海的位置约为东经121°,北纬31°;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位置约为西经43°,南纬23°;试求上海和里约热内卢之间的球面距离。(结果精确到1千米)
 
选择与课本例题要求一致又较贴近现实生活的例题,将教材中的例题作为课后作业安排。
 
 
由于学生高一时已经学过相关地理知识,故这里只做简单回顾,唤起学生记忆。
 
 
 
 
 
 
 
 
 

试题详情

2.   2.  已知球O的半径为R,A、B是球面上两点。AB=R, 求A、B两点的球面距离。  

试题详情

1.   已知球O的半径为R,A、B是球面上两点。

 ∠AOB=,求A、B两点的球面距离。

试题详情

4.   球面距离的计算:

复习扇形的弧长公式,得到两点间球面距离的计算方法: (其中为∠AOB的弧度,R为球半径)

练习:

试题详情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引入:
  教师演示圆柱、棱柱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由学生动手探索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通过实验和类比使学生感受和了解球面距离的概念。
二.      新知构建
1.   球面距离定义的给出:
可以证明,通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劣弧是这两点在球面上的最短路径,我们把它的长度定义为两点间的球面距离。
由于证明“通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劣弧是这两点在球面上的最短路径”需要更多数学知识,学生的基础不够,所以课本表述为“可以证明”但没有给出证明。
 
2.   强化定义,落实关键词:
练习:判断图中联结A、B两点的红色曲线的长度是否A、B间的球面距离?

 

3.   球面上两点的球面距离具有唯一性

在定义中指出球面距离是大圆上一段劣弧的长度,所以该定义有没有涉及A、B、O三点共线的情况?

在不涉及A、B、O三点共线的情况下,通过A、  B两点的球的大圆是否唯一?

大圆上A、B间的劣弧是否唯一?

所以两点的球面距离具有唯一性。

试题详情

3. 球小圆上两点间线段长度的计算--课本在例2中求AB的长度是把它投影到赤道平面上,但实施过程中AB的长也可以利用纬度圈这个小圆来解决,所以我预设了两种途径。同时在求AB长的方法上,我也预设了区别于教材的另一种解法,即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

试题详情

2. 球面距离计算公式的推导--通过教师设问,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到公式。

试题详情

1. 对球面距离概念的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内容对球面距离概念的引入采用直接告知的做法,不要求对“通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劣弧是这两点在球面上的最短路径”作出证明或说明。并且在给出概念后我设置了一组相关的辨析题来强化概念中的“大圆”和“劣弧”等关键词,同时在作业中加强训练。

试题详情

3.在例题2的讲解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分析法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另外,由于球面不能展开成平面图形,教学中学生在认知上可能产生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