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3883  363891  363897  363901  363907  363909  363913  363919  363921  363927  363933  363937  363939  363943  363949  363951  363957  363961  363963  363967  363969  363973  363975  363977  363978  363979  363981  363982  363983  363985  363987  363991  363993  363997  363999  364003  364009  364011  364017  364021  364023  364027  364033  364039  364041  364047  364051  364053  364059  364063  364069  364077  447090 

37.(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10分)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8分)

[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

(4)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

[解析]回答第(1)问,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明中叶”、“欧洲各国与中国贸易”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主要回答明清赋税制度的内容。第(2)问,解题注意关键词“林则徐奏稿”“ 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 致之 偷漏出洋之弊”。总结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考查美国1929年和197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以所学知识为主。第(4)问,这里的“社会条件”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和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经济状况。重点考查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

[考点定位]考查古今中外货币流通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

试题详情

36.(36分)读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    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    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8分)

(3)    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4)    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5)    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10分)

[解析]:

   区域特征解析,综合考查考生分析问题、阐述结论的能力。

   仔细读图,包括图例和注记:陵墓、寺庙、遗址、石刻、公园等;

   “泾渭分明”的地理含义,分布于两河流上的两个水文站水文特点的比较,着眼于两河流发源地的植被状况;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重点治理水土流失,措施在于植被恢复;

   地堑构造发育形成的渭河平原,加之河流的影响,是该区域具备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如:水源、土壤、地形等;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秦岭,地理意义众多,可从气候区划、地形区划、流域区划、农业区划、行政区划等角度分类阐述。

[答案]:(1)图中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平原。

(2)张家界(咸阳)水文站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

(3)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或三项具体措施)。

(4)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5)秦岭,显东西走向。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

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区分度]:中

试题详情

35.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

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C

[解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寓言小故事,小鱼脑海里的奶牛的形象是由它自己想像完成的,当然也听了青蛙的描述。这个故事说明人的认识的形成是要受到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制约的,A的说法太绝对,不正确,B说法不科学,感性认识不一定都正确, D项和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形成与主客观因素的关系。

第Ⅱ卷

试题详情

34.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障。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综上我们选B。②③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试题详情

33.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图9所示。

A 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 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 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 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的内容,实际上它将人的健康分为几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然后PH的值在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因为事物的性质没有变。而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所以根据此我们判断上述说明只有A是正确的。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试题详情

32.200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成员国会议研究防控甲型HIN1流感的对策。中国政府表示,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必要的防控物资、经费和技术支持。这表明

 ①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②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纽带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以防控甲型HIN1流感作为时事背景材料,本题叙述了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国在防控这一全球性传染病的措施。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成员国会议研究防控甲型HIN1流感的对策”说明了②是正确的,“中国政府表示,提供必要的防控物资、经费和技术支持。”表明了④的说法是正确的。①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排除。

[考点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试题详情

31.邓小平指出,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这段话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有

①民主监督     ②依法行政      ③社会管理   ④政治参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也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二者合作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和法律。根据以上的内容我们判断①④是正确的。②③是政府的职能,所以不选。

[考点分析]我国政党制度的功能。

试题详情

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 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答案]A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营业税、增值税的计算。

试题详情

29.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A

[解析]类似的题在09年全国各地模拟中出现过很多,估计考生也很熟悉这种简单的函数关系,根据题意我们知道是随着车票价格的下降,乘车的人次增加,二者是反比关系,那四个图形中只有A恰当地表达了二者的关系。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对于供求的影响。

试题详情

28.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

A.领导机关   B.常设机关        C.执行机关    D.监督机关

[答案]B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我们根据我国的政体,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年只召开一次,在不开会的就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来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能,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选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

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回答29、30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