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3884  363892  363898  363902  363908  363910  363914  363920  363922  363928  363934  363938  363940  363944  363950  363952  363958  363962  363964  363968  363970  363974  363976  363978  363979  363980  363982  363983  363984  363986  363988  363992  363994  363998  364000  364004  364010  364012  364018  364022  364024  364028  364034  364040  364042  364048  364052  364054  364060  364064  364070  364078  447090 

1.(1)①③⑤;②④⑦⑧  (2)①③⑥,A 

(3)①②③④⑥⑧,B   (4)⑥ 

讲析:气体的收集方法有: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③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利用两导气管的长短可判断采用何种收集方法。

试题详情

7.(2)g接a,b接c,d接e,f接h。或g接c,d接a,b接e,f接h。       (3)上;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火焰熄灭,则证明CO2已经充满。            (5)偏低:因为含有H2S、HCl、H2O等杂质气体的式量均小于CO2的式量。 

第46课时 (B卷)

纠错训练

试题详情

6.(1)出现浑浊 

ONa+CO2+H2O→     OH+NaHCO3

 (2)紫红色褪去  CaC2+2H2O→Ca(OH)2+C2H2

 (3)出现浑浊,最后消失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4)防止液体倒吸

试题详情

1.C   2.B   3.D   4.C   5.C

讲析:1.实验室制备气体要操作简单,容易分离,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甲烷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成H2和C,实验室难以办到。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难以分离。4.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B错),NH3、N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B、D错)。

试题详情

3.(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寨,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3)

CO2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

(4)因为:此反应需要加热   MnO2是粉末状的

新活题网站

试题详情

2.(1)                   

MnO2   NaCl       Al,NaOH

和浓HCl H2O 浓硫酸   H2O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Cl2+2NaOH=NaCl+NaClO+ H2O

2Al+3Cl2   2AlCl3

讲析:实验室制取氯气应选用MnO2和11.9mol·L-1盐酸 (浓盐酸)共热,而不应选2mol·L-1盐酸(稀盐酸);所制氯气中含(HCl和H2O)必须先通过食盐水(除HCl),再通过浓硫酸(除H2O),得到的纯净氯气通入②中发生反应,并注意吸收多余的尾气。装置接口要匹配,洗气时应“长进短出”。

试题详情

1.(1)NO

(2)①C2H4  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②Cl2   反应生成的Cl2被C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

③NH3   反应生成的NH3被C中的H2O吸收了

讲析:由所给装置图和题意可知:①发生装置适用于固+液(或液+液)反应(可加热或不加热);②对不同气体,洗气、干燥所用试剂应有所不同。A选项中制C2H4,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B选项中反应生成的Cl2被装置C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C选项中反应生成的NH3被装置C中的H2O吸收了。

试题详情

40.(2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1)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11分)

[答案](1)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解析]审题,是关键,我们一定要看清题目中设问的限定,是用规律相关的知识,首先要想到辩证法规律的含义,然后从认识论里面,和规律有关的是理性认识,以及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实现,以及科学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最后别忘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把以上知识串联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原理。

(16分,历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3)读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8分)

[答案]:(2)选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2: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析]回答第(2)问,解题关键是抓住问题围绕内外因展开回答,以所学知识为主。第(3)问,按年份顺序回答开放格局的形成,但要具体一些,防止过于笼统。

[考点定位]考查新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知识。

试题详情

39.(29分)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

(1)    指出该组织成立之初德法两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并说明布局理由。(6分)

(2)    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6分)

[解析]:

该题考察了传统的地理命题考点:德国鲁尔区;

以此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区域分析能力、观点表述能力;

关联考点:工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和选择。

杜伊斯堡、梅斯;区域问题的细化考察,

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与发展,依赖于近原料、近能源(燃料);

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的水陆交通便利:发达的铁路网、便捷的内河航运网。

[答案]:

(1)    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钢铁工业是原料指向型企业,因此靠近煤或铁矿石的产地

(2)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运量大,运费低。

[区分度]:中

(8分,历史部分)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3)概况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2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6分)

[答案](3)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区域合作”、“共同体”等有效信息限定词。指出材料的主张。回答第二问,要注意欧共体成立的作用,以所学知识为主。

[考点定位]考查欧洲经济一体化知识

(4)表中案例反映了中国与欧盟多方面的经济关系,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

案例
经济学道理
示例  2008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欧盟出口环境得到了改善,欧盟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
扩大市场开放,贯彻自由贸易的关系,互惠互利。
案例一 2009年5月,首架在中国总装的空客A320飞机成功试飞。飞机的机头、机身、机尾和机翼等部件,分别在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生产,总装在天津完成。
(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二  义乌是驰名中外的小商品集散地,欧盟是其重要出口市场。通过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多种方式,义乌出口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商品,也进口欧盟的商品和技术。…….
(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三  中欧膜技术合作研发中心于2008年在中国成立。膜技术是中国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
(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四 欧盟国家向中国倾销邻苯二酚,对中国化工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请勿在此处答题)

[答案](4)案例一 生产国际化,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

案例二 市场国际化,发挥竞争优势,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信息传播国际化。

案例三 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道路,加强技术合作。

案例四 反对不公平竞争,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的关系。

[解析]逐个案例分析,我们看案例一,“飞机的机头、机身、机尾和机翼等部件,分别在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生产,总装在天津完成。这些关键词体现了生产的国际化;” 案例二,“义乌出口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商品,也进口欧盟的商品和技术。”说明了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是资源的互通有无;案例三,“中欧膜技术合作研发中心”这是关键词,体现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案例四,“中国政府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体现了我们要反对不公平竞争。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试题详情

38.(32分)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1)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11分)

  乙组同学讨论图时一致认为,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请你补充回答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还有哪些,并说明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这些原则。(10分)

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入”。

(3)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

[答案](1)①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年增加;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①民主集中制原则。预算方案应报人大审批,并接受人大监督。

②依法治国原则。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杜绝滥用权力。

(3)①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②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解析]本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给以后的命题指明了方向,因为今年是旧课程的最后一年,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探究意识被提前放到高考题中来考查,其实是有着很强烈的引导作用的。(1)要回答两个方面,一个是图表反映了什么内容,另外最重要的是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有那些意义。需要我们具有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回答。(2)相比较而言,本小题非常简单,只要熟悉课本知识,清楚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的话,都应该能得高分。因为这个知识点我们一定练了太多。(3)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我们要具体展开说明,思路是先说对立的表现,再说统一的表现,然后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其实有心的考生会发现本题的原理和06年北京高考38题的第(2)问基本一致,再加上课本的叙述也是这个思路,所以本题的得分率一定不会低。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社会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和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