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四个区域简图,完成15-16小题。
15.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16.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下图是2008年世界橄榄油主产国产量比例图,据此回答13-14小题。
13.由此推断橄榄树理想的生长环境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14.以下各地有可能大面积栽种橄榄树的是 ( )
A.非洲东南沿海 B.南美洲潘帕斯草原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美国西北沿海
1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11.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左图与右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百帕),图中M城(海拔44米)和Q 城(海拔199米)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是:26.6℃、2100 mm,27.2℃、765 mm。读图回答8-10题。
8.最能反映M城与Q城气候特征的一组图表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通常得到上图中“气温”“降水量”数值的方法是 ( )
A.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B.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C.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D.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10.造成M城与Q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
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较小的主因
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201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一年,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1-12小题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7.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锋
生地带的是 ( )
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带 D.青藏地区
若下图中的圆为某种地理要素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完成3-5题,
3.若O点为北极,外圆为赤道,AC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则 ( )
A.从A点经B到Q点的方向与从P点经D到C点的方向相同
B.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新加坡正当夕阳西下
C.北京时间为当日20时
D.P、Q两点位于晨昏线上
4.若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且AB、CD为风向,则 ( )
A.图示区域为晴朗天气 B.在垂直方向上,图示中心附近区域以上升气流为主
C.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季节出现时称为台风 D.冬季该天气系统给开普敦带来多雨天气
5.若该图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AC为10°N,则 ( )
A.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 B.B点正午物影指向正南
C.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开始北迁 D.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季风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读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
A.播种面积减少 B.市场需求减少 C.人均消费增加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2.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市场变化 ②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 ③生态退耕 ④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⑤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