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4153  364161  364167  364171  364177  364179  364183  364189  364191  364197  364203  364207  364209  364213  364219  364221  364227  364231  364233  364237  364239  364243  364245  364247  364248  364249  364251  364252  364253  364255  364257  364261  364263  364267  364269  364273  364279  364281  364287  364291  364293  364297  364303  364309  364311  364317  364321  364323  364329  364333  364339  364347  447090 

1、地球上的海洋

(1)地球的水库: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源

 

海上内循环:占水循环水量的90%;

   海陆间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以径流注入大海。

   内陆循环:水汽主要为蒸发与蒸腾,注入内流河与内陆湖。

海陆间水循环,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

一是水循环的场所,即天空和地面、地上和地下、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包括蒸发→气流→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通过这些把三种形态的水体连接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转化的动态系统,其中蒸发与降水、水汽输送与径流输送作用更加明显;

三是水循环的能源,即蒸发、水汽输送、凝结等环节是太阳辐射的结果;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结果。

水循环的作用与意义: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循环系统,水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一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换。

二是在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三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

如:海洋→陆地的水汽输送量=陆地→海洋的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海洋水数量不变:海洋上降水量=海洋上的蒸发量+来自陆地的径流量;陆地水数量不变:陆地上的降不量=陆地上的蒸发量+陆地上的径流量。

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运用水资源时要做到:合理运用,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3)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

海岸带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水运动塑造海岸地形、引起海岸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泥沙沉积,入海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港口、养殖、捕捞、排污。

试题详情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试题详情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

试题详情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试题详情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答:

试题详情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试题详情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答: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答:

试题详情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答: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答: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答: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答:

试题详情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试题详情

4.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什么?  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