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作者 , 作家。
虽说童言无忌,但这样的大实话和大白话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至少隐约折射出如今小孩身处的现实环境遭到了世俗的扭曲。淮橘为枳。试想,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成长的孩子,当她成人并能掌握一定权力时,其长期养成的惯性思维,很显然会驱使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可怕的还不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会做出什么,而是在于届时他们将“当贪官”认为理所当然
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画出各种色彩斑斓的图画。从这个小孩身上,隐约可以看到成人世界到底在这些白纸上乱七八糟地涂抹了些什么。或许我们没想到,当我们愤世嫉俗地在家里发泄不满、倾吐语言和思想垃圾时,可能在有意无意中就污染了孩子纯真的心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言行对小孩来说,都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和榜样。因此,我们现在该做的是要“救救家长”,注意约束言行,避免不经意间带坏孩子,混淆其是非观。
孩子说出这样的理想,并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成人世界出了问题。冰心说:“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也许,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理想很荒谬,但在被世俗扭曲的现实环境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仅仅说出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在他们的世界中,并没有认为这样的理想有何不妥。从这个意义而言,最应该自省的是我们成人,我们应当反省到底让孩子中了怎样的“毒”。
“连孩子都知道贪官有很多东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本不应该出现在小孩身上的行为和语言,确实让人像一些网民那样,会生出无限担心来。“其实很多借这个小女孩之口泄胸中怨怒,童言无忌变成了大人们眼中的微言大义,而最终把成人世界的逻辑加诸此刚上小学的女孩身上”“小孩一句天真的话,被我们成人赋予了太多意义去解读,乃至发泄情绪”,所幸,网友对此有正确的判断和解读,并表达了理解和宽容。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样的事情隐喻了孩子所处环境的现实,我们要面对的残酷事实。也许现在我们该做的是,行动起来还孩子以童真的世界。言传不如身教,我们应当相信“其身正,不令而行”。
[诗歌鉴赏文]
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所以,南宋词人过其地时多有感怀之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姜白石的《扬州慢》,其中有“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样的句子,但李好古过维扬时写的这首《江城子》,不着力渲染敌人去后的残破,而将重点放在自己保卫家国的责任上,所以其立意就先高出众人一筹。此外,词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扫沙场”(馘,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的原因,归结为“欲上治安双阙远”(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的时政。双阙,指代朝廷),等于说兴亡的关键、维扬屡遭破坏的根子,都因为统治者不纳忠言。这种尖锐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词人中也是少见的。
这首词在写法上注意了两个结合。一个是写景与抒情结合。词中写景的地方只有四句:“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即仅仅是沙、草、天、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再说,作者又逐次为它们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从而共同组成一幅辽远、凄迷的图画,正好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昨夜波声”一句表面写波涛,背后却有一个在扬州的某一间屋子里听着波声久久不能入睡,想起无限往事的人儿。把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焘说:“两句写夜间听到波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唐宋词选注》)则景中之情就更为显著了。
还有一个伤今与怀旧的结合。这首词目睹扬州破败景象,痛悼国家不幸,这是“今”;可是词篇中又有“几兴亡”一句,接下去还有“千古英雄成底事”,这是“旧”。有了历史旧事的陪衬,眼前的感慨变得越发深沉幽远;相反,由于当前维扬的变故,千年的兴亡也变得越发真切。同时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调,暗示自己也像历史上的无数英雄一样,壮志难酬,只能“徒感慨,漫悲凉”。下半阕开头五句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词人年轻时就有降服中行说(汉文帝时宦者,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扫沙场”的雄心壮志,甚至象祖逖的样子,在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这样,有千古、少年时、目前三个时间层次的结合,词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开阔,作者因国事而生的忧虑也就特别深广。
这首词直接写到维扬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两句。前五句写见闻,结尾处点维扬,全词自然构成一个整体,中间的感慨部分则正好处在包孕高*考♂资♀源&网之中,这样能使结构紧凑,抒情集中,应该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文言参考译文高*考♂资♀源&网]
李仕鲁,字宗孔,濮地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原来就知道仕鲁的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高兴地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他为黄州同知,说: “我暂且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对佛绷艮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对应答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赐给他金袈裟衣,招入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被皇帝当作耳目来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功高德少的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竟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国家太平立即就可以实现了。”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佛门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置的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它们原先品级俸禄。对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方向,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人之学而崇尚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发扬朱氏之学,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职责。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我把笏板归还陛下,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他,立即毙命于台阶下。
20、答案 针对某个问题,由网名亲自参与,共同寻找出确切答案的搜索方式。
漫画的含义:我国儿童失学现象严重,只靠个人助学难以解决问题。
19、答案 ①因为 ②无论(从) ③还是(到) ④以及(和) ⑤既(不仅) ⑥又(而且)
17.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2分):红松在地方建设和国家建设中发挥并还将发挥积极作用(2分);强调了红松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2分)。
16.(1)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第④段中用、,“横空出世,挡住去路”形象地写出红松的高大威严;第⑤段中用“饱经风霜却容颜依旧”形象地写出了红松的古老苍劲,用“心无旁骛地向上生长”写出红松挺拔不分叉的形态。(3分,指出修辞手法1分,能结合一处恰当分析表达作用再给2分)
(2)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第④段中将树皮的裂纹比作“时间刻度”,形象地写出红松的苍劲古老;第⑤段中将“松针”比作“玉簪”,形象生动地写出其身姿秀美。 (3分,赋分同上)
15.存活于寒冷地带(1分),生长缓慢(1分),我国仅伊春有其原始保留地(或“数量极少” “在我国目前已所剩无几”)(1分);浑身是宝,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2分,答出“多种用途”即可得2分)。
13.(1)韩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②(李仕鲁)正要推崇(或“推广发扬”)朱氏学问,把排除(或“驱退”“驱除”“去除”)佛学作为自己的任务(或“责任”“职责”)。(文意通顺1分,“推明”、“辟”各1分)
③陛下沉溺佛教,怪不得听不进我的话了。(或:难怪我的进言不能被采纳了;听不进我的话就不用感到奇怪了。)(文意通顺1分,“溺”、“无惑”、“言之不入”各1分)
12、(1)上阙写景句情景交融。“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两句以“平沙”、“浅草”、空阔的“天”、“茫茫”的“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苍茫、荒凉的画面,正好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两句通过写夜间波涛拍岸,令人寒意顿生,表现了词人辗转难眠、忧虑国事、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2)同:两首词都有对国家昔胜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或答“抒发了‘黍离之悲’”)。(2分,意思对即可)异:李词除了与姜词一样都表达了对国家昔胜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外,还写了自己年青时的报国之志和如今报国无门的失意愤懑。(2分,加点词语答出一处给1分,意思对即可)
5、B(A卷6题) 6、D(A卷5题) 7、B(A卷C项) 8、B 9、B 10、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