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9·安庆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水区别的是 ( )
A.苯和四氯化碳 B.氯化钠和硝酸铵
C.Br2(蒸气)和NO2 D.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解析:A项,苯和CCl4与水混合均出现分层,苯在上层,而CCl4在下层;B项,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下降;C项,Br2溶于水得橙色溶液,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HNO3溶液;D项,NaHCO3和KHCO3均易溶于水,且均无明显现象。
答案:D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装置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可用装置②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D.可用装置④把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答案:D
2.(2008·广东理基)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
A.碘盐中碘的检验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答案:A
1.(2009·罗定模拟)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洗气
答案:D
3.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产品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___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入相应
的空格内(按照自上而下顺序填写)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 。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 。
1.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 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平原、
B 平原和嫩江源头。
(2)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
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蓝马鸡、金丝猴 D.东北虎
(3)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4) 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读下图,回答28---30题。
28.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29.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30.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25-27题。
25.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 )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 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
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 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
2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B.应着重环境治理,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保证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C.着重进行能源开发利用,无须进行环境的同步治理
D.可以先进行能源开发利用,后进行环境治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