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5568  365576  365582  365586  365592  365594  365598  365604  365606  365612  365618  365622  365624  365628  365634  365636  365642  365646  365648  365652  365654  365658  365660  365662  365663  365664  365666  365667  365668  365670  365672  365676  365678  365682  365684  365688  365694  365696  365702  365706  365708  365712  365718  365724  365726  365732  365736  365738  365744  365748  365754  365762  447090 

6、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

① 民为贵,君为轻          ② 人性本善 

③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5、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试题详情

4、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了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展贸易,该船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试题详情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试题详情

2、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 珐琅瓷       B.铜钱         C.白瓷碗      D. 青瓷壶
 
 
 
 

试题详情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试题详情

答案:1.⑴真;⑵真;⑶假.

2.⑴p或q:4∈{2,3}或2∈{2,3};p且q:4∈{2,3}且2∈{2,3};非p:4{2,3}.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⑵p或q:2是偶数或不是质数;p且q:2是偶数且不是质数;非p:2不是偶数.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试题详情

5.学习逻辑的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基础需要用逻辑来阐明,另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离不开数学逻辑,课本中介绍的洗衣机上的“或门电路”和电子保险门上的“与门电路”就是两个在这方面应用的实例.可以说计算机的“智能”装置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同学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电器的自动控制功能,再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电路:

或门电路(或)     与门电路(且)

试题详情

4.逻辑符号

“或”的符号是“∨”,“且”的符号是“∧”,“非”的符号是“┐”.

例如,“p或q”可记作“p∨q”; “p且q”可记作“p∧q”;“非p”可记作“┐p”.

注意:数学中的“或”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或”的区别

“或”这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是“不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某一个,但不是两者.日常生活中有时采用这一解释.例如“你去或我去”,人们在理解上不会认为有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二是“可兼有”,即“a或b”是指a,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例如“xA或xB”,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这里的“但”等价于“且”),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还可能p,q都为真.数学书中一般采用这种解释,运用数学语言和解数学题时,都要遵守这一点.还要注意“可兼有”并不意味“一定兼有”.

另外,“苹果是长在树上或长在地里”这一命题,按真值表判断,它是真命题,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句话是不妥的.

试题详情

3.“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

例3.如果p表示“5是12的约数” q表示“5是15的约数”,r表示“5是8的约数”,写出,p或r,q或s,p或q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归纳其规律.

p或q即“5是12的约数或是15的约数”为真(p为假、q为真);

p或r即“5是12的约数或是8的约数”为假(p、r为假)

小结:“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判断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 即“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可用下表表示.

p
q
p或q












像上面三个表用来表示命题的真假的表叫做真值表.

在真值表中,是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由这些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而不涉及简单命题的具体内容.

例4(课本第28页例2)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① p:2+2=5,q:3>2;

② 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

③ p:1∈{1,2},q:{1}{1,2};

④ p:φ{0},q:φ={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5.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1,2};p且q:1∈{1,2}且{1}{1,2};非p:1{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0}或φ={0};p且q:φ{0}且φ={0} ;非p:φ{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