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0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财政作用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B.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C.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答案:B
14.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实施出口退税( )
①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 ②可以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③必然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④只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13.增值税以企业生产经营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但我国过去也对企业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征税。2009 年1月1日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后, 不再对企业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征税, 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 6%(工业) 和4%(商业) 统一调低至 3%, 而矿产品增值税税率则由13%恢复到17%。经测算, 该项改革措施, 税收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可见, 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 )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②有利于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减轻企业负担, 扩大内需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④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有关收入分配的问题总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据悉,在2009年的体制改革工作中,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成为重要看点之一。回答11-12题。
11.事实已经表明,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是没有效率的,这说明( )
A.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答案:B
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10.2009年7月30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在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至2010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借“家电下乡”等名义制售假劣产品专项整治。之所以整治假劣产品是因为( )
①假劣产品不具备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 ②整治假劣产品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整治假劣产品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 ④整治假劣产品可以提高本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9.2009年6月30日,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跨海电力联网工程--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结束了长期以来海南省“电力孤岛”的历史。国家对这一工程的巨额投资属于( )
A.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B.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解析:对这电力工程的巨额投资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答案:C
8.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行政手段的是( )
①中秋前夕,相关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对月饼生产者和销售者开展月饼包装计量监督检查 ②2009年6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③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④我国政府采取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调控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7.《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C
5.2009年国家将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和购买1.3L以下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改善农村消费结构
③有效弥补市场的缺陷 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