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苯: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
2、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氧化
1、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③氧化
1、饱和碳原子2、不饱和碳原子;3、苯环上的碳原子。
应用:利用“氢1,氧2,氮3,碳4”原则分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
(一)概述 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 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保存注意事项?棕色瓶冷暗处); 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 6。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三步反应?)。 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 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 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殊性”及规律 1.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现象(原因及应用:钝化。常温可以用铝罐车或铁罐车运硝酸)(表现
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 2.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原因?) 3.浓、稀硝酸能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表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试管中粘附的铜或银用什
么来洗?) 4.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 (1)、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 (2)、与锌、镁等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其价态随金属活泼性增强和酸的浓度降低而
降低,最低可得NH4+。
(3)、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中的作用:表现出--酸性、强氧化性(注意:定量计算中应用) 5.稀硝酸与铁反应,如果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盐,如果铁过量,生成二价铁盐(在硝酸与铁的
摩尔比的不同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不同)。
十九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 化 剂 |
还 原 剂 |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 其它:[Ag(NH3)2]+、新制Cu(OH)2 |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
含氧化合物: 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O3、 |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还原性为主)
二十 --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 |
非金属性强弱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 |
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 |
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 |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
二十一 -- 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
1.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如:H+<H<H-, Fe>Fe2+ >Fe3+ ;Na+<Na;Cl<Cl-
2.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
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
(1)、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Li+>Be2+
(2)、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O2->F->Na+>Mg2+>Al3+
(3)、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Cl->K+>Ca2+
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1)、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
(3)、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Cl- 如: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 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二十二 --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品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十三--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如实验室蒸馏石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二十四--常见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
实验中常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是:①加热KMnO4制氧气②制乙炔③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二十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分液)。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洗气):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粗盐的提纯)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易水解的盐先通过调整溶液的酸碱度后--抑制水解,再加热浓缩,降温结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石油和煤焦油的分馏)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盐析法:①皂化反应后肥皂与甘油的分离;②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二十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中和碱液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灯,冷却后再停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掖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二十七-- 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二十八 --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4.托盘天平的分度盘中央是0(静平衡点)。
二十九 -- 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思考:以氨气为例,描述喷泉试验原理及现象。(见实验复习PPT)
三十-- 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棕褐色。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蓝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并有白雾产生。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干燥布条不褪色,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红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u片溶解,溶液逐渐变蓝。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白色粉末生成,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最后褪色。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烈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厚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三十一 -- 十种气体的制备
H2、O2、CO2、Cl2、NH3、NO、NO2、SO2、C2H2、C2H4
(1)、制气原理
①、突出教科书上原理的考查
加热 或盐酸
与HCl共热 固体共热
NO--Cu和稀HNO3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
--乙醇、浓170℃ --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
掌握制气的化学方程式,应特别注意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及反应条件(加热或常温).
②、制气的替代方法
反应制取.
:+16HCl(浓)-→2KCl+
HCl:浓HCl与浓混合 :浓氨水与NaOH或CaO或碱石灰
共热
制,因产生的气体为的混合气
(2)制气装置:强调三套基本装置与所制气体对号入座
能用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制取的有
能用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制取的有O2、NH3
能用固-液(液-液)加热制取的气体有、.其中制不必加热,C2H4要使用温度计并加沸石。
装置的替代或改进:
上述装置可作为简易启普发生器.(Ⅰ)干燥管中盛放块状固体,它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H2、CO2,关闭导气管夹子时,气体可将液体从干燥管中压出,实现固-液脱离接触.(Ⅱ)中试管底部有小孔,液体可出入,固体不能漏出,其原理类似于(Ⅰ).(Ⅲ)中玻璃棉借助摩擦力而固定在管中,产生气体后,当关闭导气管夹子时,气体可将液体压入左管中,从而实验固-液脱离接触.
图装置可用于浓、浓HCl制HCl气体.分液漏斗中装浓HCl,下端接毛细管插入烧瓶中的浓中.浓HCl从毛细管中流入浓中,浓HCl密度较小,可以上升,借助浓HCl易挥发,浓吸水并放热,HCl更易逸出,从而制HCl.
三十二-- 有机化学总结
(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三)、焰色反应(实验操作?) 1.钠或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黄色 2.钾或钾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紫色(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
十六 -- 一些物质的成分
1. 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非有效成分CaCl2) 2.黄铁矿 FeS2 ;3 .黑火药C, KNO3, S ;
4.明矾KAl(SO4)2 •12H2O; 5. 绿矾FeSO4•7H2O ;6. 蓝矾(胆矾)CuSO4•5H2O;7. 重晶石BaSO4
8.纯碱、苏打Na2CO3 ;9小苏打NaHCO3 ;10生石灰CaO ;11熟石灰、消石灰Ca(OH)2 ;12.石灰石,大理石CaCO3 ;13王水(浓硝酸浓盐酸1∶3) ;14.石英.水晶 硅石SiO2 ;15.刚玉Al2O3 ;16.锅垢CaCO3和Mg(OH)2 ;17.铁红,赤铁矿Fe2O3 18.磁性氧化铁,磁铁矿Fe3O4; 19.铅笔芯材料-粘土和石墨 ;20. 煤-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1.石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2. 沼气,天然气CH4 ;23碱石灰CaO,NaOH ;24氯仿CHCl3;24.电石CaC2; 25.甘油-丙三醇 ;26.石炭酸-苯酚 ;27.福尔马林--甲醛溶液 ;28.肥皂-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十七 --某些物质的用途
1. 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2. 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 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 4. 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5. C. 金刚石:制钻头 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木炭制黑火药; 焦炭冶金; 炭黑制油黑、颜料、橡胶耐磨添加剂 6. CaCO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 7. 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 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
9. 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0. 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1. 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2. 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3. 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4. 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5. 明矾:净水剂; 17. 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 SO2(或H2SO3);Na2O2;H2O2;O3 18. 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
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19. BaSO4:医疗“钡餐” 20. 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1. 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2.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3. 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4. 果实催熟剂、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乙烯, 25. 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26. 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27. 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28.FeCl3的用途 净水剂、凝血剂、印刷线路板的腐蚀剂。
十八 --硝酸综述
(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 镁在氯气中燃烧 3、 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
(五)溶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
15)、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十五-- 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四)、催化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
14)、甲苯与氯气反应,铁催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光照时取代反应发生在甲基上。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