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147  368155  368161  368165  368171  368173  368177  368183  368185  368191  368197  368201  368203  368207  368213  368215  368221  368225  368227  368231  368233  368237  368239  368241  368242  368243  368245  368246  368247  368249  368251  368255  368257  368261  368263  368267  368273  368275  368281  368285  368287  368291  368297  368303  368305  368311  368315  368317  368323  368327  368333  368341  447090 

6.(10年新课标卷)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试题详情

5.(10年广东卷)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航空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题眼:国际邮件资费表数据

考点:新中国外交

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4.(10年江苏卷)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解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

试题详情

3.(10年北京卷)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试题详情

2.(10年天津卷)10.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毛泽东的探索文章)。

试题详情

1.(10年上海历史卷)28.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 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

解析:B。此题考察第6分册第2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巨大影响。

试题详情

    2010年高考题

试题详情

29.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省政府在2009年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江苏作出相关决策的意义。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等,可以为江苏的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等建设,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城乡居民正确地进行文化消费。(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促进江苏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江苏。

试题详情

28.前一阶段,文化市场的整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网吧、电子游戏厅、音像市场中的色情内容、赌博活动以及盗版制品等问题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文化市场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秩序混乱现象,一些不良文化仍在滋生蔓延。一些内容低级庸俗、愚昧迷信,甚至充满暴力、淫秽、反动的文化产品仍在流传,非法印刷等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对外开放。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继续加大整治的力度。

(1)填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项目
指导思想
基本特征
总体目标
本质和核心
内容
 
 
 
 

(2)你认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整顿文化市场?

答案:(1)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总体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本质和核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①制定和完善文化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②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检查和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和制裁违法违规现象。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繁荣文化市场。

试题详情

27.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广东H市市委书记做客“惠民在线”论坛,利用网络工具问计、问政于民,给市民参与民主决策带来便利。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部门对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进行严肃处理。

材料二: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一直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简要说明国家重视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依据。

答案:(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低俗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