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201  368209  368215  368219  368225  368227  368231  368237  368239  368245  368251  368255  368257  368261  368267  368269  368275  368279  368281  368285  368287  368291  368293  368295  368296  368297  368299  368300  368301  368303  368305  368309  368311  368315  368317  368321  368327  368329  368335  368339  368341  368345  368351  368357  368359  368365  368369  368371  368377  368381  368387  368395  447090 

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    B.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C.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D.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试题详情

26.(19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二: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三: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4分)概括材料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的总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25.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第Ⅱ卷  选择题(50分)

试题详情

24.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试题详情

23.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常被置于特定的场所作为装饰。以下诗词内容与装饰场所的设计,恰当的一项应该是(   )

A.某夫妇卧室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B.某酒店大厅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某公园小亭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D.某校教学楼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试题详情

2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掀起了开发大后方的热潮。其中,西南这块“战前几乎无工业可言的”地区,至1944年,工厂总数占国统区的88.63%。这一变化对当时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有:①东、西部差距缩小  ②西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加快  ③导致经济重心西移  ④独立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21.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试题详情

20.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井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

A.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