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493  368501  368507  368511  368517  368519  368523  368529  368531  368537  368543  368547  368549  368553  368559  368561  368567  368571  368573  368577  368579  368583  368585  368587  368588  368589  368591  368592  368593  368595  368597  368601  368603  368607  368609  368613  368619  368621  368627  368631  368633  368637  368643  368649  368651  368657  368661  368663  368669  368673  368679  368687  447090 

3.文中人物性格的判断

 本题应该注意设题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的解题方法是选择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而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能算在内,另外,如六句中有四句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设题时,只设了三句,失掉一句,这样的答案也应算对,考生不必去追究没有被列入的本来正确的那一项,也就是说,不要求全。

试题详情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

 本题主要是考查公布的18个虚词,解题方法除了熟练掌握18个虚词中每个词的几个意义外,还要注意,有时两个词的意思相同,但语法功能各异,这样也不能认为是相同的,如“则”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译成“就”,但有的是副词,有的是连词,这样也不能判定是相同的。

试题详情

1.加点词解释

 做这类题,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语法关系来判断,比如,这个词处于动词位置,而题中译出来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解释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另外,复音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解释一样,一般情况下,这种解释就是错误的。如“今齐地方千里”,如把“地方”解释为“与中央相对”或“部位”,那就错了。因为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其实“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试题详情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  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在平时的文言复习中,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所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效果也是很好的。

试题详情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  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试题详情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  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试题详情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误:嘱托  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试题详情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  正:招引,引来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试题详情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  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试题详情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  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