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597  368605  368611  368615  368621  368623  368627  368633  368635  368641  368647  368651  368653  368657  368663  368665  368671  368675  368677  368681  368683  368687  368689  368691  368692  368693  368695  368696  368697  368699  368701  368705  368707  368711  368713  368717  368723  368725  368731  368735  368737  368741  368747  368753  368755  368761  368765  368767  368773  368777  368783  368791  447090 

6.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角度考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A.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交通线尽量通过城市中心区

 C.有污染的工业尽量集中布局       D.加强绿化,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试题详情

5.关于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

  ②随时代发展,在大型新矿点附近可能出现新的工业城市

③矿产加工工业城市靠近矿产地,有利于节省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④目前矿产加工工业城市不完全由相应矿产资源所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4.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试题详情

3.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气候干旱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D.高纬度寒冷地区

试题详情

2.重庆市、武汉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冬温夏凉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土壤肥沃     D.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

试题详情

1.有关城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功能多样,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B.人口多、规模大

 C.建筑密度大,道路系统复杂    D.人口文化背景比较一致

试题详情

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结构中的重要功能分区,它是工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的,与现代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性、竞争性、集聚性密切相关。因此,本单元与高一地理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业生产活动、工业区位选择、企业空间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等内容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

  商业区也是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区,它是商业活动集聚分布的空间表现,而商业活动又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位要求与商业区区位需求有相通之处,中心商务区又集中体现了这种区位特点。这是本单元与高一地理第七单元的结合点。

  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离不开具体的城市和城市群(带),因而学习过程中应当用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所涉及的城市去例证、验证本单元的规律、原理;用本单元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具体城市的地域结构和功能分区。

本单元有许多知识点与其它学科内容存在密切的联系,是文科综合乃至文理综合的切入点和链接点。例如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因素就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涉及到历史、政治、地理等多学科内容。再如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而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及通达度的变化体现出来,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城市功能区需要借助函数图象或数学方程来计算和确定。其它再如城市规划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因此复习时应特别注意不同知识的联系,使知识形成整体。

范例分析

[例题1] 下图为北京和纽约两城市人口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城市中_____________城的发展历史较长,_________城的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2)1850年以后,B城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城在其国家中的主要职能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来,A城人口的变化态势是_________,究其原因是__________。

(5)20世纪50年代以来,B城人口的增长态势,与该国城市发展方针中_______的要求不相符,为贯彻这一方针政策,符合其职能的要求,该城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分析:此道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判断A、B所代表的城市,如果判断错误,接下来的所有答题全错,所以要从多角度反复论证,确保判断正确。(1)分析A曲线,在1820年前人口数量极少,说明它是历史很短的城市;其次它的人口数量在1920--1960年之间急剧增长;A的人口总数比B多,由以上三方面分析可以判断A为纽约。 (2)对于1850年以后,B城(北京)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的分析应从历史知识入手,1850年是中国战乱时期,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同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人口急增的时期。(3)对于A城(纽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变化态势,看到A曲线上人口数量明显下降,此处不能答成“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这是容易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混淆的。

  答案:(1)B  A  (2)帝国主义侵略和近代战乱的影响  (3)政治文化中心  最大的工商贸易中心和港口  (4)不断减少  规模过大、人口过多造成环境恶化、地价暴涨等问题,致使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5)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①分散城市职能,建立新城和卫星城  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③控制重工业的规模

专题训练

试题详情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的差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三种。

  (2)城市功能活动和城市地域功能区

   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等;而城市地域功能区则是指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文化区、行政区等。

  (3)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其它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是有差异的,差异愈大,各种用地之间分化趋向就愈明显,这种倾向叫功能的分化。由于这种功能分化,城市某一地区只有某一种主要的功能,也即形成了功能区。

  (4)城市布局形式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布局形式即城市的基本形态,是指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以及城市用地组合的形式和规模,它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城市布局形式有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类,它是城市总体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城市总体布局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它反映了各项城市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关系到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织和城市建设投资的费用。(5)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都是城市功能区。商业区是城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的城市地域,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和街角路口处。而在市中心区域则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则是指市中心商业区内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中心商务区担负着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双重职能。

试题详情

所谓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第一,城市数目增多。早期城市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生产率低,不能为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这时城市数目少,城市化还没有开始。城市化的开始之时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之时。工业革命以后,新城市应运而生,成为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工业革命时期,是城市化进程空前加速时期。随着工业企业、市政工程和公共设施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超级大城市

第三,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人口的迁移,非农业人口的剧增,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城市化最突出的表现。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农业人口向郊区流动,使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它有三点表现:

   第一,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城郊差别减小。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布局过分集中,导致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它们在城市周围大建新城和卫星城,将城市人口、文化、产业一并带到郊区,这种现象在西方一些大城市尤为明显,被称为“美国式郊区化”现象。超级市场、高档住宅、大型停车场的构建,一改郊区简陋的面貌,使城市和郊区之间在生产和消费上趋于平衡。此外,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缩短了城郊之间的距离,使大量人口频繁往来于城市和郊区之间成为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钟摆式”移动趋势。这是逆城市化的开始。

   第二,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减少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英国伦敦从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间,城市人口减少了10万人。其它像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每年城市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口的减少使城市规模逐渐缩小,大城市趋于消失,乡村人口增加,城乡人口差别缩小。这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三,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向着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迁移。乡村清洁的环境,优越的就业条件,宽松的氛围……吸引着城市人口涌向乡村,致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逆城市化发展的较高阶段。

试题详情

影响城市具体位置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的区位因素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区位的主导因素。

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较大,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区位。另外,军事防卫功能对古代城市的选址也有很大影响。沿河地带有利于城市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河运的起点和终点。2.二条河流的汇合处。3.河流的入海口处。4.过河点位置。

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工矿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也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是人口密度较高、面积比较大的聚落,是货物和人员的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便利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不同时代交通方式不同,城市产生的区位不同,我国古代的城市北方大都在大道汇合处,南方大都建在河流汇合处。近代和现代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分布沿铁路线聚集的特点十分明显。

此外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问题时,要注意影响城市区位因素很多,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城市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减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都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旅游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