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要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紧扣这两个方面展开判断,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气温随月份的变化规律,判断所属的南北半球。如7月份气温高、1月份气温低者为北半球;7月份气温低、而1月份气温高者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均温值,确定气候带。如最冷月均温大于15℃者为热带;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大于0℃;小于0℃者为温带;小于-10℃者为亚寒带和寒带。
第三步,根据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状况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见下表。
5?分析亚洲、欧洲、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从模式图上可以分析:
(1)欧洲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亚洲位于大陆东岸,缺少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模式图上其他气候类型都有。
(3)非洲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专题三海洋环境
3.季风环流
a.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风向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被断裂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
1.三圈环流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区域: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
9.大气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①现状
②影响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原因
②危害
③措施
(3)酸雨
①成因
②危害
③措施
第2课时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
8.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台风
(2)暴雨、洪涝
(3)干旱
(4)寒潮
7.气候资源
(1)特点
①普遍存在性
②数值特征
③较大的变率
(2)开发利用
①农业
②建筑
③交通
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形成因子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人类活动
④下垫面
(2)气候类型
①气温特征分析
a?纬度位置
b?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等)
②降水特征分析--当地大气环流形势
5.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①冷锋
②暖锋
(2)低压系统
①气流状况
②天气特征
(3)高压系统
①气流状况
②天气特征
4.全球性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
①东亚季风
②南亚季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