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答案:C
2.电视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17.3,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之冠。而后,其动画电影票房达到9000万元,估计2009年衍生产品可能达几亿元。这告诉我们( )
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 ②2009年举办中国俄语年 ③10月16日济南为迎全运会开幕式成功实施消云技术 ④四川九寨沟的自然遗产
⑤温家宝总理对朝鲜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36.材料一 为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推动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但由于与会各国的分歧,各国政要们就在互相指责与争议中讨论世界气候和环境,火药味十足,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自主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各方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政治生活》中的道理?(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评析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6分)
本溪市2010年7月普通高中模块结业验收考试
35.材料一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事务。
材料二 2010年3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其最大亮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中国从此开启了“城乡同票同权”的平等时代。《选举法》修改一小步是中国民主政治前进一大步!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论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6分)
3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11国搭台,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必将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运用“和平与发展”的知识,说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意义。(5分)
3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为什么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6分)
32.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对“蛋糕”做大与“蛋糕”分好的认识。(6分)
31.“微博”火了。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这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形式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大显身手,“您织围脖了吗”也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流行语。一时间,住房、教育、“低碳”、医疗等各个社会热点浓缩成百余字刷刷地登上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两会记者的微博。
(1)“您织围脖了吗”表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2分)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分)
30. 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中方将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B.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选择题答题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
|
|
|
|
总分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