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9.江苏联考)2008年12月17日,中共江苏省泰州市委面向全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进入面试环节,73名参与竞争的“考生”将参加“公推竞岗”演讲答辩。如果据此撰写一篇报道,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 ( )
A.扩大公众的参与,强化人大的监督 B.发扬党内民主,坚持依法行政
C.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D.创新用人机制,彰显执政为民
答案 D
10.(2009.江苏联考)2009年“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总理问政于民的情况
时 间 |
内 容 |
2009年2月6-13日 |
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征求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见。 |
2009年2月13日 |
与13位邀请来的基层群众代表围坐在椭圆形桌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
2009年2月28日 |
与网友在线交流 |
这表明 ( )
A.政府在不断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B.我国不断创新人民民主的形式
C.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最终决策权 D.人民通过信访举报制监督政府
答案 B
(2009.浙江月考)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据此回答8-9题。
8.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反映了我国 ( )
A.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D.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答案 B
9.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体现了: (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7、(2009.辽宁模拟)2009年5月20日,媒体报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确诊的感染者突破1万人。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投入50亿元防控甲型H1N1流感,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资金投入会降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B.政府必须量力而行地投入甲型H1N1流感防控资金
C.甲型H1N1流感防控资金投入表明政府必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D.甲型H1N1防控资金是政府提供的经济建设支出
答案 C
6、(2009.辽宁模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①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②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2009.吉林测试)重庆市2009年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人员范围将由目前的以下级和同级为主,扩大到以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为主,变“官评官”为“民评官”。回答4--5题。
4.变“官评官”为“民评官”意味着
A.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B.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人民群众开始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D.行政官员都由民选产生
答案 B
5.变“官评官”为“民评官”原因在于①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② 权力只会造福于人民③ 权力会被少数人滥用 ④ 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 C
3.(2009.吉林测试)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严重事故给予政府工作的警示是 ①切实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 坚持以人为本,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切实履行好政府的各项职能 ④加强和完善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2009.湖南月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行政强制法草案,2009年8月24日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是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中国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立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将对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产生重大影响。回答1-2题。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①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2.某市政府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并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答案 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