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865  368873  368879  368883  368889  368891  368895  368901  368903  368909  368915  368919  368921  368925  368931  368933  368939  368943  368945  368949  368951  368955  368957  368959  368960  368961  368963  368964  368965  368967  368969  368973  368975  368979  368981  368985  368991  368993  368999  369003  369005  369009  369015  369021  369023  369029  369033  369035  369041  369045  369051  369059  447090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快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这是酸的。”

小蟹和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横着走路?要直着走才合适。”小蟹回答说:“妈妈,你带路,我照着走吧。”可是那母蟹不会直着走,于是孩子说她笨。

①办不成事,勿推托时机未成熟。 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③劝别人做容易,自己做难。 ④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却瞧不见自己的。

⑤人,不要太贪心。 ⑥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⑤②③①④ C、⑥④③②⑤① D、⑥④⑤②①③

试题详情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1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综合测试五校联考

试题详情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暮去朝来颜色。          ⑵.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

⑶.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      ⑷.以游无穷者,彼且乎待哉。

⑸.师之不传也久矣。         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⑺.废池乔木,犹厌言。        ⑻.大礼不小让

彼垝垣,以望复关         ⑽.蟹六跪二鳌

⑾.君子博学而参醒己         ⑿.皆出于此乎

⒀.于是余有叹            ⒁.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⒂.于其身也,耻师焉         ⒃.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试题详情

21.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试题详情

 18.“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5分)

答:                                      

                                       

试题详情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谨痒序之数,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5)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庄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