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8915  368923  368929  368933  368939  368941  368945  368951  368953  368959  368965  368969  368971  368975  368981  368983  368989  368993  368995  368999  369001  369005  369007  369009  369010  369011  369013  369014  369015  369017  369019  369023  369025  369029  369031  369035  369041  369043  369049  369053  369055  369059  369065  369071  369073  369079  369083  369085  369091  369095  369101  369109  447090 

8.图9是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

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

试题详情

读右图,回答5-7题。

5.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7.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1时40分

试题详情

最大的点。读图回答3-4题。

3.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试题详情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但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长于昼

     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

试题详情

33.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列举20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取得成效的实例。

试题详情

32.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3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3分)

材料二: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饮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7分)

试题详情

31.(19分)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对此学者余秋雨说道:“所以我当时在分析山西商人人格的第一点就是,我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把商人做纯粹了,把商人当作一个最正经的社会事业来做,这是山西商人特别堂皇的地方。”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限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山西商人特别堂皇的地方”的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推行的什么经济政策? 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材料三、四说明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试题详情

30.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更多于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试题详情

29.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 “滞涨”现象,发达国家调整政策的表现是         (   )

     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强制关闭部分企业                     ④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                       (   )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调节社会生产                          ④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