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9094  369102  369108  369112  369118  369120  369124  369130  369132  369138  369144  369148  369150  369154  369160  369162  369168  369172  369174  369178  369180  369184  369186  369188  369189  369190  369192  369193  369194  369196  369198  369202  369204  369208  369210  369214  369220  369222  369228  369232  369234  369238  369244  369250  369252  369258  369262  369264  369270  369274  369280  369288  447090 

12.(2009·北京,35)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  )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  C

解析  是个很有意思的寓言小故事,小鱼脑海里的奶牛的形象是由它自己想像完成的,当然也听了青蛙的描述。这个故事说明人的认识的形成是要受到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制约的,A的说法太绝对,不正确,B说法不科学,感性认识不一定都正确, D项和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C。    

试题详情

11. (2009·北京,34)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障。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综上我们选B。②③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

试题详情

10.(2009·四川,3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  )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试题详情

9.(2009·浙江,30)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  )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          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

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          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         

答案  D

试题详情

8.(2009·广东,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                 (  )

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

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

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试题详情

7.(2009·全国Ⅱ,3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

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试题详情

6.(2009·全国Ⅱ,30)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这里是                                     (  )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答案  B

试题详情

5.(2009·天津,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答案  C

试题详情

4.(2009·重庆,32)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借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材料表明             (  )

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缩

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试题详情

3.(2009·重庆,2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为此,国家转变体制机制,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整合全球资源,成立了国家控股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大型飞机的研制进入实体操作阶段。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需要                            (  )

 ①审时度势         ②在分析指导下进行综合

 ③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方法   ④发挥体制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