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9年6月1日,南半球与③同纬度地区的昼长是
A. 12小时30分钟 B.11小时30分钟 C.18小时15分钟 D.5小时45分钟
5.图中①、②、③纬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4. 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 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 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 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下图是根据国家授时中心给出方法,计算出的我国①、②、③地从2008年10月1日到2009年9月30日的日出时刻。读图,回答5-7题。
2.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
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
A. 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
某地地貌景观图 地形剖面图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查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3. 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
A. 风化作用 B. 地壳运动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搬运
1.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补给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思考感悟]盐酸是如何促进胰液的分泌的?
(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之产生促胰液素。(2)促胰液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3)促胰液素在胰腺处发挥生理作用而促进胰液的分泌。
[基础训练]1、当人体幼年缺乏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身高变化曲线分别是( D )
A、S和甲 B、S和乙
C、T和甲 D、T和乙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3、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B )
[高考模拟]4、(2008江苏生物22)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D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5、(2007广东生物34)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和步骤
①实验动物:家兔12只(体重2kg/只,雌雄各6只)。
②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
③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②。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统计学(统计、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求出差异。
(2)结果与分析
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低(少);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性腺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②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多,可推断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3)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与垂体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
(二)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2、分类: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3、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21、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之和为Sn,且S3,S9,S6,成等差数列。
(1)求q3的值,
(2)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
20、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 10n—n2,设Tn = |a1| + |a2|+…+| an|,求Tn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