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从敦煌的“飞天”梦想,到第一次飞天实践,再到今天航天员的太空漫步成为现实,我们走了上千年,而实现未来的太空移居梦想,还要走很长的路。这表明( )
A.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在思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人民群众指的是( )
A.广大劳动群众 B.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被统治阶级 D.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8.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
A.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17.“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今天,在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
A.实践具有历史性的特征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理想转变为现实
D.事物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16.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蕴涵的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曼陀罗入药有麻醉作用。这说明( )
A.事事都要亲身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C.书本知识不可靠 D.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只有实践
1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13.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践提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 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④认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