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9932  369940  369946  369950  369956  369958  369962  369968  369970  369976  369982  369986  369988  369992  369998  370000  370006  370010  370012  370016  370018  370022  370024  370026  370027  370028  370030  370031  370032  370034  370036  370040  370042  370046  370048  370052  370058  370060  370066  370070  370072  370076  370082  370088  370090  370096  370100  370102  370108  370112  370118  370126  447090 

4]请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满分样文]

诗意地生活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柏拉图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隐居,谁说我们不可在心中开辟一方心灵田园?不可率性,难道在适当的时机也不可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在足球比赛胜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场上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还有激动的泪水混合着流过脸颊,打湿衣襟。有人对你的这种举动感到不理解,问一场小球赛的胜利何以令你高兴至此。但我说,你这正是在诗意地生活。一次小的胜利足以令我们欢欣鼓舞,一次小的成功也足够让我们尽情狂欢。不要束缚自己的情感,让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里有了不顺心的事情,可是身边没有听众,这时候如果将这些事情都锁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烦恼。选择一种现代的方式诗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上自己的烦心琐事,就像对花草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语,但是这些“花草”却能替你排忧解难,让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其实,要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话说得好,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

[名师点评]没有震烁古今的经典素材,没有精彩绝伦的惊人妙句,从平实琐屑的生活画面中,考生挖掘出了诗意的情感内涵,其洒脱率真的个性,让字里行间散发着幽幽的自然芬芳。文章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匠心独运开篇新,用柏拉图的理性名言作题记,切题迅速,幽默横生,有下笔引人之效;三位名人的三句精彩诗词,犹如初展之春色,为全文设置了诗意的背景,令人一见钟情。二是紧扣现实巧开掘,文章没有停留于对古人生活的回忆与赞美上,而是用一句“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拷问读者,继而用“手捧辞书”“水湿衣襟”“博客传情”三个诗意的画面进行诠释,于是“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一观点,便水到渠成了。

试题详情

3、诗词的灵活嵌用,日常的文学积淀,不看作文引用诗词的多寡,要看作者能否把这一切变成内在的精神,化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另外,丈章或明或暗地存在着《我有一个梦想》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雏形,这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别让文本的写作资源闲置。

试题详情

2、“梦想的内容”和“现实的状况”形成对比,透着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更能突出题旨。

试题详情

1、意识流手法运用得纯熟从容,“梦里---梦醒---梦里”,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暗合现实的窘境。

试题详情

3]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满分样文]

提篮春光看妈妈

 我有一个梦想,碧蓝的天空鸟儿快乐地游嬉,蓝天下尽是那“风吹草低见牛羊”,尽是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尽是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要把这梦放进篮子里,让它在篮子中发芽。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不告诉你。

我有一个梦想,碧水荡漾在清澈的湖里,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澎湃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尽是秦淮河畔来回的船只和歌女的吟唱,还有身着素衣,在溪水边洗衣的浣纱女,坐在船上唱着山歌的刘三姐。我要把这个梦放进篮子里,让它在篮子里发芽。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不告诉你。

我有一个梦想,到处都是深竹幽黄,鸟儿鸣唱,有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有着宁静致远、淡泊雅致的世界。我也要把这个梦装进篮子里。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不告诉你。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最后一个。我要让地球妈妈等等我,等我的梦想发芽,等到春天,我要提着篮子把梦送给她。

突然,轰鸣的机器声响起,把我从梦中惊醒,浓厚的烟尘让我睁不开眼,刺鼻的臭水味让我作呕。梦,连梦都做不成。

地球妈妈,我的梦--

天空没有飞鸟,只有那狰狞的烟尘,在向人类张牙舞爪。

那一片片绿色,早已变成了五颜六色:废弃的方便袋,发霉的剩菜,红的绿的苍蝇。

“小桥流水人家”早已成了历史,我们早已看不到“鱼翔浅底”“水流激石”了,那河里只是无端地多了一面面流动的镜子。

地球妈妈,她呻吟着,她痛苦着。她的面容早已失色,那些斑点疮洞竟是她自己的儿女造成的。她流泪了,她也沉默了。

我好想还妈妈一个娇美的面容,我好想让地球妈妈高兴,可我的力量是微弱的。

我祈祷着,一直不停地祈祷,终于,我睡着了。

梦里。

我提篮春光看妈妈。

地球妈妈。

[名师点评]地球妈妈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作者痛心疾首,迫于个体力量的微弱,依托“梦境”,提着“一篮春光”,疗救地球妈妈,透着几份凝重。文章的亮点在三个方面; 

试题详情

2]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800字。

[满分样文]

一步与一生

   --马谡遗书

建安六年,司马靛同张额引兵数万,来拒我师。苯相恐其夺街亭,断我咽喉之道,故欲出兵把守。吾因请往斩贼杀敌,为蜀效忠。

时军中有历经百战之魏延、高翔,勇猛难挡之赵云、邓芝,谨慎善谋之王平诸将,而汞相见吾言恳心切,更立军令状,竟以此重任托付于吾,吾大喜之。

及至街亭,吾自以为是,傲慢不逊,不听王平之良言忠谅。舍要道而屯军山上。孰料司马豌得知,遣大军愤然来攻,复断吾汲水之道,纵火焚山,大乱吾军。吾军疲于奔命,或死或降,大败。此时思之,吾心犹寒矣!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信然!

想当初,关公驰骋沙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戎马一生,却终败走麦城,惨遭杀戮。何也?岂日关公不善战,抑或不勇猛耶?非也,人皆强而骄,弱而奋,关公亦然。

街亭一战,吾自行其是,傲慢骄横,重蹈关公之覆辙也。今违水相节度,举动失宜,以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罪不容诛。此乃一步行之有赛,今生恨之无穷也!

吾深知大行之期不远矣,人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吾今将肺腑之言相告了望蜀之谋臣武将戒之,切勿因饱读军书,熟谱战法而纸上谈兵,草莽行事;勿倚卒多士强而狂妄自重,轻敌不备。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当时时勉之。

吾一生东征西战,积于今,杀敌无数,于国于民已无怨矣。然今天下大势未定,吾"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将魂归黄泉,此乃吾平生之大憾也。幸诸葛巫相运筹惟握,料事如神,蜀之将卒可尽信之,切莫违其节度。

世事难料,诸君当居安思危,临危不惧,切不可一步重蹈吾之覆辙而遗恨终生。蜀营卧虎藏龙,英才辈出,若戮力同心,则一统天下,兴复汉室指日可待矣!如此,吾虽死亦含笑九泉矣。

罪人:马谡

[名师点评]本文采用的是文言文形式,就高考这个层面而言,作文题规定“体裁不限”,这就已经从理论源头上默认了文言文作文的产生,而且不仅是文言文可以写了,就连诗歌、戏剧、小小说之类都不在话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以往未有的尊重和鼓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有的同学如果有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无论是来自家庭的熏陶或是个人的爱好等),从此能有舞台来展现特长,也可以体现教育的初衷,教育要塑造的本来就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上的零件,而是千姿百态的健全的人性。所以说,高考不排斥文言文作文。但是,考生在高考中决定写文言文作文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没有较好文言文基础则不能轻易去尝试。

具体到这篇文章,亮点有二:一、构思别致·以遗书形式巧解文题。作者勾沉历史,以三国名将马设的舟份痛说经历,反省自身,深刻检讨自己不听忠言,刚腹自用,铸成千古大错的罪行,告诫蜀之谋臣武将要以己为鉴,切勿因饱读军书,熟谱战法而纸上谈兵,草莽行事;勿倚卒多士强而狂妄自重,轻敌不备。要深刻铭记"满招损,谦受益"的格言,时时勉之。文章言辞凿凿,情意殷殷,文笔流畅,诚可感人。二、作者深谱历史知识,深悟《三国》神韵,熟悉文言技法,使之在考场上还是获得了相对高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