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0258  370266  370272  370276  370282  370284  370288  370294  370296  370302  370308  370312  370314  370318  370324  370326  370332  370336  370338  370342  370344  370348  370350  370352  370353  370354  370356  370357  370358  370360  370362  370366  370368  370372  370374  370378  370384  370386  370392  370396  370398  370402  370408  370414  370416  370422  370426  370428  370434  370438  370444  370452  447090 

3.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界线①、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农区与牧区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试题详情

2.下列省区中,分别位于西部、中部、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甘肃、山西、山东   B.西藏、陕西、江苏

C.青海、四川、广东   D.内蒙古、安徽、福建。 

试题详情

1.下列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既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又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题详情

26、(15分)中国古代文化绵延不断,成就众多,影响广泛。这些成就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写内容要有对应关系。(每个空格填写一项即可。填写两项及以上者,以第一项为准。每空5分,共15分)

时期
文化特点
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
思想领域流派纷呈
 
秦  汉
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度
 
魏晋南北朝
 
诗歌完成了古诗、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

试题详情

25.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两极格局下的长期对抗

③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④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24.下列国际组织中,最早倡导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自由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欧洲共同体

试题详情

23.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试题详情

22.二战后,美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而采取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试题详情

21.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  ②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