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0314  370322  370328  370332  370338  370340  370344  370350  370352  370358  370364  370368  370370  370374  370380  370382  370388  370392  370394  370398  370400  370404  370406  370408  370409  370410  370412  370413  370414  370416  370418  370422  370424  370428  370430  370434  370440  370442  370448  370452  370454  370458  370464  370470  370472  370478  370482  370484  370490  370494  370500  370508  447090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27-30题:

27.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8.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29.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30.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

A.逐渐减少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读图回答第25-26题。

25.根据以上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瑞士位居中欧,西接英国,南邻意大利,北与德国为邻

B.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安第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

C.瑞士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高

D.瑞士境内山脉的形成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运动有关

26.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瑞士为多山内陆国,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

B. 瑞士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C.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城市化水平较高

D.“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试题详情

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请完成23-24题。

23.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请完成21-22题。

2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2.四地中,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甲、乙

试题详情

20.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

①对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西部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查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稻草、芦苇、麦秸等材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植树造林,建造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关于沙障的主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B.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C.对当地的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D.对于保护当地的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19.图示地区   (  )

  A.冬季盛行东北风  B.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C.沙丘海拔多在100-200米      D.铁路货运以运输煤炭为主

试题详情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16.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17.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试题详情

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2010年2月23日11时至14时,新疆沿天山北部降雪0.5-2.8毫米,伊犁河谷东部新源和尼勒克分别降雪5.6毫米和3.1毫米。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对上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试题详情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表回答8-9题。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8.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地区            B.乙--西双版纳

C.丙--珠江三角洲           D.丁--台湾岛

9.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wm(   )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w_ 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