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0549  370557  370563  370567  370573  370575  370579  370585  370587  370593  370599  370603  370605  370609  370615  370617  370623  370627  370629  370633  370635  370639  370641  370643  370644  370645  370647  370648  370649  370651  370653  370657  370659  370663  370665  370669  370675  370677  370683  370687  370689  370693  370699  370705  370707  370713  370717  370719  370725  370729  370735  370743  447090 

3、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教辅手段

   板书

教法与学法

   讲评法  讨论法

教学设计

试题详情

2、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试题详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试题详情

3、探究:于勒在落魄之后有没有回来投靠菲利普一家?他在落魄之后有何遭遇?从中又可以看出他哪些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

试题详情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有哪些称呼?

明确:贫:坏蛋、流氓、无赖--恐怖、敢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希望、盼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恐怖、仇恨、(遇)躲

对于勒的称呼从情感和用词上可以分为两类,褒义的和贬义的。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多次,用什么称呼取决于于勒是富有还是贫穷,能为他们带来什么。通过于勒称呼的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创作于勒这一形象的深刻目的:借小人物来反映深层的社会问题,揭示亲情在金钱、利益面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不堪一击。在当时的社会里,金钱能左右人们的社会关系、能操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了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

试题详情

1、文章写了于勒的哪些经历和事情?请同学们边读边将文中直接有关于勒的语句挑出来。

明确:于勒是有着这样经历的人:年轻时浪荡败家、中年时闯荡发达、老年时穷愁潦倒。

试题详情

2、整体感知,按情节的结构复述情节。

明确: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

试题详情

1、速读课文,积累词语。

拮据jié jū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诧异chà牡蛎mǔ lì

褴(lán)褛(lǚ):(衣服)破烂。

拮(jié)据(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端祥:仔细地看。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奥妙。

试题详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文坛。其长篇有《一生》《俊友》等,中短篇则有《菲菲小姐》《项链》等。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要学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