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B.曲线1作为实验对照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若反应温度升高,则A点上移
3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A瓶以黑布罩住,经2小时后把B瓶中沉淀烘干称重得40克,如果把黑布取下,置于光下4小时,再把B瓶中的沉淀烘干称重仍为40克。(设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葡萄糖,Ca的原子量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每小时共产生3克有机物,此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B、该植物每小时共产生3克有机物,此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该植物每小时共产生9克有机物,此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植物每小时共产生9克有机物,此光照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为零
29.在能够控制温度的人工气候室中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植株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获得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曲线Ⅰ和Ⅱ分别表示在昼夜温度恒定和日温恒定但夜温不同的情况下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实验结果表明
A.白天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植物生长
B.晚上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植物生长
C.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生长
D.昼夜温差适当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28.生物学家将某种细胞破碎并离心,最后从沉淀里获得了一些细胞器,发现细胞器可以吸收CO2和释放O2,这种细胞不可能是
A.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B.黑藻的叶片细胞
C.菠菜的叶肉细胞 D.含有线粒体的细胞
27.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切片细胞内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有
①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②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③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④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A.一项 B. 二项 C.三项 D.四项
26.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mL3%淀粉溶液 2mL3%蔗糖溶液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反应温度(℃) 2mL斐林试剂 砖红色深浅* |
+
+ + - - - - - - + + + + + + + + + 40 60 80 40 60 80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
C.淀粉酶活性在40℃比60℃低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2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5/8 B.5/9 C.13/16 D.13/18
24.某同学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代谢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人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在以下各项中:
①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向;
②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关系,通过本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都能完成 B.①不能完成 C.②不能完成 D. ③不能完成
23.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几组实验,请分析:滴加碘液并振荡试管,现象正确的是:
A.只有2号试管变蓝色
B.只有3号试管变蓝色
C.1号试管和3号试管深蓝色、2号试管无蓝色
D.3号试管深蓝色、1号试管浅蓝色、2号试管无蓝色
试管 |
实验设计 |
滴加碘液 |
1号 |
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
2滴 |
2号 |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 |
2滴 |
3号 |
馒头屑+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 |
2滴 |
2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荡后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D.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