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为什么古代绝大多数评论家都贬斥庄公?
6.这是一出家庭悲剧,何必要以喜剧结束?
5.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值得你学习什么?
4.事情结束时说“母子和好如初”,这个“如初”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
3.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
2.从历史著作的角度看,孔子和左丘明都想借此时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1.《左传》对《春秋》的解释是否准确?这中间的记事是否可信?
7、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杜预注“明郑伯志在于杀”,正义服虞云:“公本欲养成其恶而加诛,使不得生出此郑伯之志意也。”
按庄公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皆指隐衷蓄意而言,一欲杀害,一欲幽会,同为心事之不可告人者。”
附录二、《郑伯克段于鄢》研究课题(仅供参考)
6、“不义不暱,厚将崩。”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不暱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众”而驳之,遥应“多行不义”而早之,言不义则不得众矣。
5、“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闵公元年,仲孙子湫论庆父日:“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
《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
“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文云:“公闻其期,曰‘可矣’”。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