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1551  371559  371565  371569  371575  371577  371581  371587  371589  371595  371601  371605  371607  371611  371617  371619  371625  371629  371631  371635  371637  371641  371643  371645  371646  371647  371649  371650  371651  371653  371655  371659  371661  371665  371667  371671  371677  371679  371685  371689  371691  371695  371701  371707  371709  371715  371719  371721  371727  371731  371737  371745  447090 

18、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落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

试题详情

17、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试题详情

16、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试题详情

15.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4、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仅占少数

C.先代贵族和功臣也受到分封       D.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试题详情

12、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赋予全体人民以充分选举权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1、观察分析《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哪一历史结论

年  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130
1938
249213
1939
169562
1940
339530
1941
144951
1942
87719

               --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试题详情

9、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