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1589  371597  371603  371607  371613  371615  371619  371625  371627  371633  371639  371643  371645  371649  371655  371657  371663  371667  371669  371673  371675  371679  371681  371683  371684  371685  371687  371688  371689  371691  371693  371697  371699  371703  371705  371709  371715  371717  371723  371727  371729  371733  371739  371745  371747  371753  371757  371759  371765  371769  371775  371783  447090 

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  )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除④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试题详情

6.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溜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试题详情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

B.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子

C.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D.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试题详情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B.称NaOH固定质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

C.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试题详情

3.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皿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面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⑦④⑥    D.①③④⑥

试题详情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  )

A.氢氟酸    B.硝酸    C. 石炭酸    D.乙酸

试题详情

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  )

A.金属钾    B.白磷    C.硫磺     D.苯

试题详情

4.指导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制备新物质。

试题枚举

[例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IA、II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VIIA族元素原子的大

解析:稀有气体是零族元素,解题时首先归纳它们的结构及其有关性质的特点。它们原子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除He外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余都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其其原子与下一周期IA、II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B错误。由于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C正确。它们的原子半径比同周期VIIA族元素原子的大,在D正确。

答案:  AB

[例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 bB+, cC3-, 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解析: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其中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相同,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相同,再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确定原子序数为a > b >d>c,B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知它们的原子半径为B > A > C > D,A项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C正确;A、B是金属,A排在B的后面,B的还原性强,D错误。

答案:C

[例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铍和硼在同一周期,铍排在硼前面,半径大,A正确;氯化铍分子中铍的最外层电子数应为2,B错;铍和钙在同一族,铍在上面,金属性弱,对应氢氢化物碱性弱,C正确;铍和镁在同一族,铍在上面,金属性弱,与冷水更难反应。

解答:A C

[例4]A、B、C三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获得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释放出的能量是A>C>B,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B>C>A    B.B>A>C

C.A>B>C    D.A>C>B

解析:某元素的原子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后释放的能量也多,由题中所给信息知,A、B、C是同周期元素,且非金属性A>C>B,

答案  D

[例5]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则A、B、C分别为        

解析: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有以下4种排列方式:

      C       C       A  B      B  A

    A  B       B  A        C      C

     ①        ②       ③       ④

质子数之和为31,由4种排列方式可知,A、B、C只能分布在2、3周期,B、C原子序数之差为8,设B质子数为x讨论即可。

答案:N O S

试题详情

3.判断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能力;判断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判断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电极反应。

试题详情

2.判断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

思考: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     越多,微粒的半径越大(主要)②      相同时,       越大,微粒的半径越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