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精练习题--在思考中生成
3.1.3知识网络的建构
许多学有所成者都说过,真正的知识是学过的知识都忘记了以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其实那就是关于联系的高级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
生物学教学的本质,是在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加强各知识块的联系之后,抓主干知识,理清框架。
3.1.2相似概念或原理的辨析
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似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工作,利用表格的方式、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等方法,进行总结。
例如学习完渗透作用之后,可以将“渗透作用”和“自由扩散”进行对比分析。下表摘要列举一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需要辨析的易混淆概念、原理和过程。
(1)渗透作用和自由扩散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
(5)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6)复制、转录和翻译
(7)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8)囊胚和胚囊
(9)极体和极核
(10)胚、胚乳和果皮、种皮
(11)细胞质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
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赘述。
3.1.1重点概念和原理的深化
对概念的学习,在新授课上要利用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内涵,在复习课中要改变问题情境进行概念和原理外延的扩展。
例如关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新授课时,我们根据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通过假设对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利用测交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引导学生重新经历科学家的思想历程,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获得基本原理的内涵)。在复习课中,通过构建不同的问题情境,例如大肠杆菌的遗传过程、无性生殖的苹果的遗传过程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总结出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外延的扩展)。
3.1概念整合--在对话中建构
3.提高选择题得分率的教学方法
作为指导学生参加高考的一线教师,必须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2.3生成阶段--答题策略
经过审题、析题之后,就是如何答题了,对于非选择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对于选择题,如果问题情境比较简单,在加工阶段往往就是已经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不过当不太确定问题答案的时候,一些特定的答题策略就相对比较重要。此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和优选法。
常用的排除法有五种: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做因果型选择题时,记住套用“因为…………….(选项内容),所以……………(题目材料内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⑤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例如.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答题策略:根据中心法则和核酸结构的知识,首先排除C、D选项,因为蛋白质不能直接反映核酸的碱基组成。再根据推理,推出B选项只能确定核酸是属于DNA还是RNA,不能确定单链或者双链类型,最终确定答案为A。
优选法是指如果出现多种原因而又属于最佳选择题时,有内部和外部原因时选内部原因,有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时选根本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时选主要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时选直接原因。
其他的答题策略和技巧简要地说包括:合理安排作答时间和顺序、注重细节、保持平稳的心态等。值得一提的是,理综生物选择题处在最开始,对于慢热的考生来说,很容易造成前三题失分,这就要在平常训练中多加注意,加强心理和生理状态的调节。
1.2根据命题意图来分 这个分类依据取自考试大纲,在大纲对生物学的“能力要求”一项中,明确了以下四种能力:
(1)理解能力;
(2)实验和探究能力;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及编号 |
全国卷一 |
全国卷二 |
||||||||||||
1 |
2 |
3 |
4 |
5 |
比例 |
1 |
2 |
3 |
4 |
5 |
比例 |
|||
能力考查水平 |
能力一 |
(1) |
|
√ |
√ |
|
|
80% |
√ |
|
|
|
|
40% |
(2) |
√ |
|
|
|
√ |
|
|
√ |
|
|
||||
能力二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能力三 |
(1) |
|
|
|
√ |
|
20% |
|
√ |
|
√ |
|
60%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能力四 |
|
|
|
|
|
|
|
|
|
|
|
|
从高考能力立意的前提来看,这种分类方法是最有意义的。通过对近五年来高考命题意图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第1、3是选择题中最常考查的能力。
2.解题策略
曾有学生在高考结束时说:“高考选择题没有经过高三复习,我也会做,而后边的非选择题,就是复习了一年,我还是不会做。”可见在选择题的解答上,学生往往具有过高的自我效能感(但结果却往往出现极大误差),而对非选择题却体现出低自我效能感和低得分率的高度一致。在此姑且不谈非选择题的解答上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我们重点来谈关于选择题的解答该如何使学生提高得分率。
解题实质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下图表示一个整合的解题模型。
把握好解题策略,是考试成功的起点。按照作题的顺序来看,解题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注意阶段也就是审题,加工阶段也就是析题,生成阶段也就是答题。所以具体的策略也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