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解析:设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平衡条件,
对A、B整体有:
①
剪断轻绳以后,设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有
②
③ 联解方程,代人数据得: m
18 解:该队员先在t1=1s时间内以a1匀加速下滑.
然后在t2=1.5s时间内以a2匀减速下滑.
14.如图为“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此时
代入①得 方向沿斜面向上
(2)物体上移,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有:
② 此时
代入②得
16.解: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
,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 t2,则a=gsin30°=5 m/s2
t2=t-t1=0.8 s, v1=a t1=1 m/s
v0t+L=v1 t2 代入数据解得:v0=0.4 m/s 答案:0.4 m/s
13.(1)如图实一-8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绳水平拉小车,让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一些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____m/s,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12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中是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00 N,重力加速度g=9.80 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一定不小于__ _ N;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 _______N.
12.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力的作用等效性,其等效性是指( )
A.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
C.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11.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10.如图4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小到0.3 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 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C. A仍静止不动
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9.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w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8.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7. 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B速度最大
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
6.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D.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减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