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2195  372203  372209  372213  372219  372221  372225  372231  372233  372239  372245  372249  372251  372255  372261  372263  372269  372273  372275  372279  372281  372285  372287  372289  372290  372291  372293  372294  372295  372297  372299  372303  372305  372309  372311  372315  372321  372323  372329  372333  372335  372339  372345  372351  372353  372359  372363  372365  372371  372375  372381  372389  447090 

13.汉武帝时,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径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

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

B.寺庙里进行佛事活动

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

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到了东汉才出现了植物纤维纸,汉武帝时朝鲜不可能正在生产麻纸,佛教传入朝鲜是在三、四世纪,中国到了唐朝才出现雕版印刷。在很早的时候由于战乱,中国北方居民不断移居朝鲜,秦末汉初,又有大批移民移居朝鲜,并建立政权。故答案是D.

[答案]D

试题详情

12.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故错误的是D.

[答案]D

试题详情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解析]①处海拔较高;②处颗粒较大;③土壤发育好,有地下水的补给;④处邻近沙漠。该区域河流以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流量大,向下流流量减少,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因此径流年际变化小。

[答案]10.C 11.D

 

标记。

试题详情

 图4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9.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解析]该方案中,居住区在丘陵地区,工业区地势平坦,与居住区之间有防护带隔开,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靠近河流,但距离铁路有一定距离。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例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等。

[答案]8.D 9.A

试题详情

 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6-7题。

 

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甲处景观可能路南石林。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答案]6.B 7.C 

试题详情

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解析]甲地月均温都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巴西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土壤是棕壤。

[答案]3.B 4.A 5.A

试题详情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B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夏季。三峡水库在汛期6-9月“排浑”,讯末10月,开始蓄水,实现“蓄清”。

[答案]C

试题详情

 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10分)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11分)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12分)

[解析]该题考察了考生的获取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解析][考点]认识的过程

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56分)

必考部分(116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