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概括:
(1)为原命题 (2)为逆命题
(3)为否命题 (4)为逆否命题
反问:若(2)为原命题,则(1)(3)(4)各为哪种命题?
若(3)为原命题,则(1)(2)(4)各为哪种命题?
若(4)为原命题,则(1)(2)(3)各为哪种命题?
强调:“互为”的含义
1.引例
(3)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4)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比较命题(1)与(3)、(1)与(4)的条件与结论的异同(学生回答,教师整理补充)
在命题(1)与命题(3)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称命题(1)与命题(3)互为否命题;
在命题(1)与命题(4)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称命题(1)与命题(4)互为逆否命题;(让学生取名字)
思考:由原命题怎么得到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学生回答,教师整理补充)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复习初中学过的命题与逆命题,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整理补充)
两个命题,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例如,(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条件(题设):同位角相等;结论:两直线平行
它的逆命题就是:(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20分)(2010·合肥质检)如图12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
图12
解析: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2,则
a=gsin30°=5 m/s2
由=at得:t1= =0.2 s
t2=t-t1=0.8 s
v1=at1=1 m/s
v0t+L=v1t2
代入数据解得:v0=0.4 m/s.
答案:0.4 m/s
11.(2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解析:(1)设人接住物块前1 s时速度为v,
则有:h′=vt′-gt′2
即4 m=v×1 m-×10×12 m
解得v=9 m/s.
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t=+t′=s+1 s=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
h=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6 m
10.(14分)(2010·河源联考)某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打下如图11所示的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1、x2、x3、x4、x5、x6.
图10
图11
(1)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
(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
取平均值g=9.767 m/s2;
方法B:由g1=,g2=,g3=
取平均值g=9.8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
解析:(1)与重物相连接的纸带一端点间距较小,故为A端.
(2)从表面上看,方法A中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实际上只用了x1和x6两组数据,而方法B采用的是逐差法,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故方法B更合理.
答案:(1)A (2)x1、x6 x1、x2、x3、x4、x5、x6 B
9.(2010·广州模拟)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
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
象如图9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图9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解析: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A正确,B错误;两物体在0-t0时间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故物体均沿正方向前进,位移不断增大,C正确;由图可知,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Ⅱ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
答案:AC
8.(2010·三明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汽车在0-25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汽车在10-15 s内处于静止状态
B.汽车在15 s前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汽车在0-10 s内的加速度大于15-25 s内的加速度 图8
D.汽车在0-25 s内的位移为350 m
解析:汽车在10-15 s内速度为20 m/s,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汽车在0-25 s内速度始终为正,方向不发生改变,B错误;汽车在0-10 s内的加速度为 m/s2=2 m/s2,在15-25 s内的加速度为 m/s2=-1 m/s2,故C正确;汽车在0-25 s内的位移为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可求得为350 m,D正确.
答案:CD
7.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
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
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
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 图7
象如图7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2和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0-t1,= B.t1-t2,=
C.t1-t2,> D.t1-t2,<
解析:0-t1时间内,空降兵做匀加速运动,==,A正确;t1-t2时间内,空降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B错误;由=和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等于t时间内的位移x可知,<,故C错误,D正确.
答案:AD
6.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 ( )
图6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
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物体从h=25 m处开始下落,在空中运动了t=2.5 s到达行星表面,根据h=at2,可以求出a=8 m/s2,故A正确B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算出v=at=20 m/s,可知C正确D错误.
答案:A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