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158  37166  37172  37176  37182  37184  37188  37194  37196  37202  37208  37212  37214  37218  37224  37226  37232  37236  37238  37242  37244  37248  37250  37252  37253  37254  37256  37257  37258  37260  37262  37266  37268  37272  37274  37278  37284  37286  37292  37296  37298  37302  37308  37314  37316  37322  37326  37328  37334  37338  37344  37352  447090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

   B.作者叙述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从侧面衬托出木假山的来之不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调“木之生”的恶劣环境。

   C.本文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D.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第Ⅱ卷(共135分)

试题详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理似不偶然也。      ②非徒爱其似山

   B.①不幸而风之所拔        ②任栋梁而不伐

   C.①而有斧斤患。          ②则其最幸者

   D.①有斧斤之患。          ②岌然决无阿附意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生,或而殇                        孽:树木的嫩芽

   B.其最幸者,漂沉没于湍沙之间            汩:沉没

   C.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                  ?:水边高地

   D.为栋梁而不伐                          任:职责

试题详情

1.下列说法哪一项符合中国孔子基金会所提出的其发布“孔子标准像”的立场?(    )

A.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本身并不排除商业目的

B.“孔子标准像”的原型来自于被世人普遍认同的吴道子所绘的孔子画像

C.“孔子标准像”的发布有利于大众对孔子思想内涵进行统一的解读

D.制定一个统一的孔子像,将有利于孔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试题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引起很大争议。基金会辩称,“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而是为了给“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统一载体”。其实,这样的辩白有“此地无银”的嫌疑。自古以来,“文化传播和交流”就离不开商业活动,商业和文化本来也不是截然对立的。而若以商业为目的贩卖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和以文化为幌子谋求不正当的商业利益才是需要在道德上给予谴责的  

我想最主要的争议还是在于“标准”。“标准”具有唯一性或排他性。孔子基金会为孔子塑像本来无可非议,尤其在孔子故里。问题在于“标准”的依据在哪里,其他的机构(比如国际儒学联合会或者中华孔子学会)、其他的地方(比如香港、新加坡)为孔子塑像,难道就“不标准”吗?事实上,已经存在那么多的孔子塑像,可以说已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难道那些塑像都不标准吗?基金会的发言人解释孔子的标准像来自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吴道子的画非常著名,但吴道子并非儒家学者,也不是孔子后裔,更没有“圣人故里”的籍贯,而仅仅是因为他的艺术水准“穷丹青之妙”,后世公认“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吴道子更有影响力的画其实是和佛教、道教以及民间鬼神信仰等题材有关。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被广泛接受也不是因为它的“标准”,而是它成功塑造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形象,栩栩如生。

既然是塑像,就需要从艺术的标准去要求。既然是历史人物的塑像,就需要接受历史的选择和考验。基金会的发言人还说,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神化”和“丑化”孔子形象的塑像,所以需要“标准像”,这也是似是而非的理由。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本来就形形色色,即使是画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也不是一家独尊。根据个人粗浅的观察,基金会“发布”的“标准像”失掉了吴道子画像所塑造的孔子渊博而和悦、认真投入而循循善诱的导师形象,那是不是“矮化”了孔子的形象呢?

孔子的伟大根本不在于有什么“标准像”,有关孔子思想的传播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的媒介。时至今日,无论以孔子冠名的机构多么庞大,研究孔子的学者多么权威,以及孔子的“老乡”多么热忱,包括孔子的后裔多么直系,谁又有资格说自己可以“发布”一个孔子的“标准像”呢?这些人集合起来,也没有资格这么说。孔子的塑像是受欢迎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孔子去世2400多年以后,有人大张旗鼓地“发布”“孔子标准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22日,有删节)

试题详情

23.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试题详情

22.共6分,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3分),语言通顺(2分)。

七、60分

试题详情

21.国际、顶级(顶级学术杂志)、封面标题、首次。(共4分,答对一个得1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