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3038  373046  373052  373056  373062  373064  373068  373074  373076  373082  373088  373092  373094  373098  373104  373106  373112  373116  373118  373122  373124  373128  373130  373132  373133  373134  373136  373137  373138  373140  373142  373146  373148  373152  373154  373158  373164  373166  373172  373176  373178  373182  373188  373194  373196  373202  373206  373208  373214  373218  373224  373232  447090 

3、(05北京)若则向量的夹角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2、(05浙江)已知向量满足对任意恒有则( )

A、  B、   C、   D、

试题详情

1、(02上海春)若为任意向量,,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 )

  A、  B、

C、   D、

试题详情

(1)理解平面向量的几何及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向量的代数几何运算。

(2)掌握向量共线与垂直的充要条件,会用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试题详情

16.(1)①2H2SO3+O22H2SO4②小

 (2)C

(3)不可取。因SO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仍会造成对全球的危害。

解析:酸雨放置时pH变化,其原因是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H2SO3与Cl2(或HClO)的反应。

点评:接触和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环保意识,是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如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污染物的处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等,都应引起重视。

试题详情

15.(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解析:(1)原溶液是红色溶液,受热颜色变浅,是因那种物质以气态挥发所引起,常见的具有碱性的气体是氨气,氨气在水中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氨气减少,颜色变浅;(2)原溶液是无色溶液,受热反而显红色,同上小题分析,这里挥发的是SO2气体,指示剂是品红。

试题详情

14.(1)②④⑦⑧ (2)①③⑥A

(3)①③⑤ (4)①②③④⑥⑧B

解析:由B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重的气体,由A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轻的气体。

试题详情

13.6NO+4NH35N2+6H2O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用NH3将NO还原成无毒气体,该气体只能是N2。NO中N(+2)的氮元素;被NH3中N(-3)还原为N(0),剩下的氢、氧元素只能结合成水。

试题详情

12.①Hg+SHgS②下

试题详情

11.B解析:此题涉及两个知识点:①NO与O2迅速反应生成NO2。②NO2与O2混合气与水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设O2为3mol,NO为4mol。根据2NO+O22NO2,烧瓶内实际存在的是4molNO2和1molO2,与水作用后,恰好生成4molHNO3,溶液的体积为5×22.4L。故硝酸溶液的浓度为4/(5×22.4)=0.036(mol·L-1)。

 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现下列错误:设O2为3L,NO为4L,恰好反应生成molHNO3,烧瓶容积等于气体体积,为3+4=7L,故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0.026mol·L-1,选C。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3LO2和4LNO充入烧瓶即发生反应:2NO+O22NO2,气体实际体积为5L(4LNO2和1LO2),故烧瓶容积应为5L而不是7L。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