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3194  373202  373208  373212  373218  373220  373224  373230  373232  373238  373244  373248  373250  373254  373260  373262  373268  373272  373274  373278  373280  373284  373286  373288  373289  373290  373292  373293  373294  373296  373298  373302  373304  373308  373310  373314  373320  373322  373328  373332  373334  373338  373344  373350  373352  373358  373362  373364  373370  373374  373380  373388  447090 

25.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本题为简答题,涉及硝酸的特性及变价金属铁的性质,考查了学生表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

试题详情

24.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时,由NH3转化为NO产率为96%,由NO制成HNO3时,产率为92%, 问:用10.0吨氨气可制取50%的硝酸溶液多少吨?

本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产率、质量分数等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考查联系工业生产 实际,应用多步关系式进行解题的计算技能。

试题详情

23.80℃,101.3KPa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A、C两筒内分别装有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NH3、O2、N2、H2S、NO、CO2等气体,B筒内装有Na2O2固体,推动A的活 塞使A筒内气体缓缓地全部通过B后进入C筒,C筒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但其体积换算成 同温同压下却并未变化。(不考虑2NO­N2O4)

(1)C中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原C中的气 体是单一气体,它是       ,理由是         

(2)将反应后C筒内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则与水反应前 C中的气体是         ,理由是          

(3)若实验开始前A、C中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况)分别为1.40L和2.24L,且A中的气体经过B管 后,B管增重了1.40g。经计算和推理可判定A中的气体是         ,其质量为

         g。(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该题涉及知识点有氮的氧化物,CO2、Na2O2等元素化合物及阿佛加德罗定律,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试题详情

22.在自然界里的磷矿石中,磷酸钙矿(Ca3(PO4)2)是很少的,主要是磷灰石矿(Ca5(PO?4)3F)。写出由磷灰石矿粉为原料生产过磷酸钙肥料的化学方程式               ,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磷酸盐的性质,涉及的知识有劳动保护及环境污染问题。

试题详情

21.碳元素形成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于         ;磷元素形成红磷和白磷是由于               ;氧元素形成臭氧和氧气是因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同素异形体,要求学生弄清形成同素异形体不同原因,加深对概念的 理解。

试题详情

20.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Q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填写编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         。a.冷凝;b.冷却N2;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止反应物冲出,其原 因是              

④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          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 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本题综合考查了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以及气体制取干燥、尾气的吸收等实验技能,解决新情景下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19.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简图如右图所示。

(1)哪一类生物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氨?(   )

A.分解者        B.藻类       C.化能合成类生物

(2)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                

(3)写出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            

(4)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形成过程             

(5)硝化细菌会将NH3氧化为HNO3和亚硝酸,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命题的知识点有氮的固定,氮的化合物性质及相关生物知识,考查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试题详情

18.某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里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B.11∶1      C.7∶11       D.11∶7

该题涉及了NH3、Cl2性质,气态方程及阿佛加德罗定律,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题。

试题详情

17.将0.1 mol/L的1ml H?3PO?4与13ml的0.02 mol/L KOH溶液混合后,能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H3PO4+2KOHK2HPO4+2H2O

B.H3PO4+3KOHK3PO4+3H2O

C.5H3PO4+8KOH3K2HPO4+2KH2PO4+8H2O

D.5H3PO4+13KOH2K2HPO4+3K3PO4+13H2O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磷酸的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多元酸同碱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方程式的书写。

试题详情

16.如下图所示试管中充满了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充分溶解和反应之后,若溶液全部留在试管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1/22.4mol/L的是(   )

A.HCl                 B.NH3

C.NO?2、O?2(体积比4∶1)     D.NO2

该题涉及了一些常见气体的溶解性、化学性质及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知识, 考查了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