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渍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乌兰布和地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读图分析回答18-19题。
18.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沙漠化、水土流失 B.盐碱化、水土流失
C.沙漠化、盐碱化 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19.欲对此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最佳的材料或技术手段为 ( )
A.卫星遥感图像、GIS
B.地形图、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C.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GPS、GIS
读下图,回答“20一21题。
20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绿洲灌溉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2009·长春高二检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17.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2009·泰州高二检测)下图是1986-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 D.RS
15.下列有关图示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 效果明显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C.1990年一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009·惠州高二检测)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2-13题。
12.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往返迁移
C.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D.向两侧迁移
1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已经实施,该三江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原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11.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开垦荒地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7-8题。
7.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8.图中浓江流域的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的保持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在我国大体沿长城沿线分布有一个农业和牧业的交错带,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9题。
(2009·安徽省舒城中学模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和表格,完成5-6题。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资料来源:2004年国家统计年鉴)
地带 |
面积比重(%) |
人口比重(%) |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 |
东北及东部沿海 |
17.8 |
42.9 |
63.6 |
15936 |
中部及近西部 |
32.4 |
53.1 |
33 |
6680 |
远西部 |
49.8 |
4.0 |
3.4 |
9168 |
5.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6.制约远西部地带区域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4.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