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点:无纺锤体出现和染色体的变化。
2.实例:蛙的红细胞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分裂前期,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直接由两级发出。
(2)分裂末期,动物细胞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在细胞赤道板平面形成细胞板(与高尔基体有关)将细胞一分为二。
2.分裂过程:(括号中为动物细胞的过程)
细胞周期 |
分裂间期 (90-95%) |
分裂期(5-10%)(图6-2) |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
细胞活动 |
复制DNA,合成有关蛋白质,细胞适度生长;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图6-4) (中心粒复制,分成两组) |
染色体着丝点上连着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梭形纺锤体。 (一组位置不变,另一组移向另一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纺锤丝付在着丝粒两侧牵引着染色体到赤道板上 |
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纺锤分别引向细胞两极 |
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出现,核膜包围染色体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细胞板出现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
特点 (图6-3) |
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n) |
具姐妹染色单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发出纺锤丝梭形纺锤体、染色体散布其中(中心粒)(n) |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数目清晰(2n) |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到细胞两极(2n) |
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出现、两个新的细胞核、细胞板出现(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2n n) |
意义 |
将新代细胞的染色体(DNA)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保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 期。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1.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核质比
1.相对表面积决定:表面积/体积 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速率就越低。
1.写文章“写”“风之笔”“水之墨”“横叶竖茎”“卷稿”“稿纸”“浓墨”2.总分总写 旷野 田头地角 沙漠 牧场 3.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提示]
“点将过关”:这是一篇精美别致的散文,颇具诗歌的情味,对春草进行了人性化的描绘和赞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