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含有n克HNO3的稀溶液中,恰好将5.6克铁粉完全溶解,若有克HNO3被还原成NO(无其它还原产物),则n值不可能是 A.12.6克 B.16.8克 C.18.9克 D.25.2克
7.用浓硫酸吸收SO3可得到H2SO4·SO3,若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充分吸收SO3后,再进行稀释,可得到98%的硫酸质量为 A.1.98克 B.2.00克 C.2.22克 D.2.42克 8.三支相同容积的试管A、B、C,每个试管内各盛有两种气体,且各占体积,A管是NO和NO2,B管是NO和O2,C管是NO2和O2,将A、B、C三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在相同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是hA、hB、hC,则 A. hA=hB=hC B. hA>hB>hC C. hC >hB>hA D.hB>hC>hA 9.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溴化氢、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该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二氧化硫 ②原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③原气体中肯定无硫化氢、 溴化氢、二氧化氮 ④不能肯定是否含有氯化氢 ⑤原气体中肯定不含二氧化碳 ⑥原气体中肯定含有氯化氢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6.下列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Na2SO3溶液不反应的是 ①Na2O2和CO2 ②Al和NaOH溶液 ③MnO2和浓盐酸 ④浓硝酸和铜片 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⑥固体NaCl和浓H2SO4 ⑦FeS和稀硝酸 A.①② B.② C.①②⑤ D.全部反应
5. 在水玻璃中通入足量CO2,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发,再高温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固体物质为 A. SiO2与NaHCO3 B. SiO2与Na2CO3 C. SiO2 D. Na2SiO3
3.将NO2、NH3、O2的混和气体22.4升通过稀硫酸后,溶液的质量增加26.7克,气体体积缩小为4.48升(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则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A.28.1 B.30.2 C.33.1 D.34.0 4. 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KNO3 溶液,现有2mol/L稀硫酸15mL,往其中加入202g KNO3 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和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A. 0mol B. 0.0075mol C. 0.03mol D. 0.0225mol
2.在常温常压下,将a升SO2和b升H2S混和,当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时,则a与b之比是 ①1:1 ②1:2 ③1:3 ④2:1
A.① B. ①③ C.③④ D.②③
1.含杂质SiO2的硫铁矿样品1克,用充足的O2燃烧后称重为0.8克,则硫铁矿中含硫量为 A.10% B.22% C.32% D.40%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调节
(1)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平衡。
(2)实例: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
(3)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变化,从而达到和保持稳态平衡。
生态系统成分 |
食物网 |
自我调节能力 |
越多 |
越复杂 |
大 |
越少 |
越简单 |
小 |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思考感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一定呈负相关吗?
不一定。如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差。
[基础训练]
1、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2、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 瓶 编号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下降,原因是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丙瓶比甲图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注:“+”表示有;“-”表示无。
减少,原因是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
(4)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D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高考模拟]4、(2007广东理基5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B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08宁夏理综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D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可表示如右:
4、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
(五)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