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说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的多样化。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思想文化越是多样性,越需要“主心骨”。
(2)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义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7、怎样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1、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4、发展先进文化为什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这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4)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1、正确认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⑴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②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常见的有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③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⑵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措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⑶存在的原因:
(历史原因)首先,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传播途径)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市场经济)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的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等现象。
2、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文化选择的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作用: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占据着主导地位。
⑴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注意: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⑵大众文化的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怎样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⑴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①它能够满足人民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它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它易于引导人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⑵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表现在: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⑶正确态度:面对文化市场的活跃,文化产品的丰富,文化生活的繁荣,我们绝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积极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3.对于给出集合是否为空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否确定,都是常见的讨论点,解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2.集合的运算可以用韦恩图帮助思考,实数集合的交、并运算可在数轴上表示,注意在运算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1.在解决有关集合运算题目时,关键是准确理解题目中符号语言的含义,善于转化为文字语言.
4.A∪B=A
A∩B=A
|
例1. 设全集,
方程
有实数根
,
方程
有实数根,求
.
解:当时,
,即
;
当时,
即
,且
∴
,
∴
而对于,
即
,∴
.
∴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A=B=
(1)当m=3时,求;
(2)若AB
,求实数m的值.
解: 由得
∴-1<x≤5,∴A=
.
(1)当m=3时,B=,则
=
,
∴=
.
(2)∵A=∴有42-2×4-m=0,解得m=8.
此时B=,符合题意,故实数m的值为8.
例2. 已知,
或
.
(1)若,求
的取值范围;
(2) 若,求
的取值范围.
解:(1),
∴
,解之得
.
(2) ,
∴
. ∴
或
,
或
∴若,则
的取值范围是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训练2:设集合A=B
(1)若AB
求实数a的值;
(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U=R,A(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由x2-3x+2=0得x=1或x=2,故集合A=
(1)∵AB
∴2
B,代入B中的方程,
得a2+4a+3=0,∴a=-1或a=-3;
当a=-1时,B=满足条件;
当a=-3时,B=满足条件;
综上,a的值为-1或-3.
(2)对于集合B,
=4(a+1)2-4(a2-5)=8(a+3).
∵AB=A,∴B
A,
①当<0,即a<-3时,B=
,满足条件;
②当=0,即a=-3时,B
,满足条件;
③当>0,即a>-3时,B=A=
才能满足条件,
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即
矛盾;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3.
(3)∵A(
)=A,∴A
,∴A
①若B=,则
<0
适合;
②若B≠,则a=-3时,B=
,A
B=
,不合题意;
a>-3,此时需1B且2
B,将2代入B的方程得a=-1或a=-3(舍去);
将1代入B的方程得a2+2a-2=0
∴a≠-1且a≠-3且a≠-1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3或-3<a<-1-或-1-
<a<-1或-1<a<-1+
或a>-1+
.
例3. 已知集合A=B
,试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A
B
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方法一
假设存在实数a满足条件AB=
则有
(1)当A≠时,由A
B=
,B
,知集合A中的元素为非正数,
设方程x2+(2+a)x+1=0的两根为x1,x2,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2)当A=时,则有
=(2+a)2-4<0,解得-4<a<0.
综上(1)、(2),知存在满足条件AB=
的实数a,其取值范围是(-4,+∞).
方法二 假设存在实数a满足条件AB≠
,则方程x2+(2+a)x+1=0的两实数根x1,x2至少有一个为正,
因为x1·x2=1>0,所以两根x1,x2均为正数.
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
又∵集合的补集为
∴存在满足条件AB=
的实数a,其取值范围是(-4,+∞).
变式训练3.设集合A={(x,y)|y=2x-1,x∈N*},B={(x,y)|y=ax2-ax+a,x∈N*},问是否存在非零整数a,使A∩B≠?若存在,请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A∩B≠,则方程组
有正整数解,消去y,得ax2-(a+2)x+a+1=0.
由Δ≥0,有(a+2)2-4a(a+1)≥0,解得-.因a为非零整数,∴a=±1,
当a=-1时,代入(*), 解得x=0或x=-1,
而x∈N*.故a≠-1.当a=1时,代入(*),
解得x=1或x=2,符合题意.故存在a=1,使得A∩B≠,
此时A∩B={(1,1),(2,3)}.
|
解:1<a<2即实数(1,2)时,
=
.
变式训练4.设集合为函数
的定义域,集合
为函数
的值域,集合
为不等式
的解集.(1)求
;(2)若
,求
的取值范围.
解:(1)解得A=(-4,2), B= 。 所以
|
3.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