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14分)
[解析] (1)根据题意,须紧扣“看”字,赏析文章主题的表达。
要求意思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300字左右。
(2)既可作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方面或特点作具体深入的赏析。
(3)赏析要点如下:
①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人们看云的不同结果比照叙述,寄望人们从“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意义中等到教育和启发,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
②赏析应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蜉蝣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 《屈原列传(节选)》)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诗)
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客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答案]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A
[解析] 可能有同学选了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当然题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芙蓉”对“杨柳”严格讲来不工整,因为“芙蓉”是联绵词,“杨柳”是联合式复合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溶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是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答案]C
[解析]A. “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句子杂糅了)B.“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列不当)D.“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谓语与宾语不搭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