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4442  374450  374456  374460  374466  374468  374472  374478  374480  374486  374492  374496  374498  374502  374508  374510  374516  374520  374522  374526  374528  374532  374534  374536  374537  374538  374540  374541  374542  374544  374546  374550  374552  374556  374558  374562  374568  374570  374576  374580  374582  374586  374592  374598  374600  374606  374610  374612  374618  374622  374628  374636  447090 

2. 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条件是由于理论的突破成为理论基础,机械、电子原有技术的进步是技术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它的到来,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冷战的刺激,推动了它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计算机的发展和利用为标志。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呈阶段性发展,经济格局从美国独霸向多元化、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进入21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

试题详情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问题和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5-17 世纪,为了满足欧洲和亚洲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一些欧洲航海者进行远洋探险,开辟了新航路,使原本基本上相互隔绝、鲜有来往的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有了接触和联系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对外贸易的空间扩大,市场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特别是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活动。 17 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在欧洲丧失大国地位。新航路发现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航路的中心。17 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是由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时所发生的现象,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扩大的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人了蒸汽机时代。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各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更广泛的市场与廉价原料,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它们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标志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亚非拉许多国家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不仅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使东西方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为了销售产品和抢占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市场,至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二战后,亚、非、拉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一定意义上说,不公平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也走向崩溃。但是,世界经济联系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原因是,一方面,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独占世界鳌头,为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倡导成立了世界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打破各国的关税壁垒,促进各国间的贸易发展;另一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巨大的生产力不是单个国家可以把握的,各国间的经济依存度加大。还有原因如: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接受;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等等。

试题详情

4.关于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人类社会从彼此隔绝的状态到互相联系,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扩张而完成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是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加强。这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全球一体化有利于整体提高人类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共性在于:首先,两者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由于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为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让世人感受到的快节奏加速发展,各自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其次,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再次,它们都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中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最后,在各自的过程中,各国或地区之间都会形成一定的联系。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强调的是世界经济在范围上的扩大,各国或地区之间形成表面上的和被动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世界经济的客观发展所决定的;后者所强调的是各国或地区在内在机制上的统一,因而各国或地区形成本质上和主动的相互协调和融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出各国或地区的主观意愿。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发展不起来。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保障,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着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知识拓展综合]

试题详情

3.关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另外,它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为了对付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同时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具体来说:它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它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它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有利于大国之间关系的缓和;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试题详情

2.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战后初期,美国一度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后来日、欧迅速赶了上来。三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形成相对均衡的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但也应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增长,有七成是由发展中国家促成的,这是不平衡规律的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变化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

 三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发展较快,但从内部具体分析,它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努力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国,非洲则发展缓慢。

试题详情

1.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与世界政治之间的关系与变化问题。

 世界经济格局走向不仅与各种力量的对比、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各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判断及其采取的对外战略有关。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全面对峙,制约着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得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既不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体系,美国也不可能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打乱了旧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因此受到冲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剧烈反抗使那些实力迅速增长但国内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的西方发达国家从自身经济安全利益出发,挑战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美日欧之间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的经济动荡和调整过程中,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走向多极。

试题详情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图

[疑难知识解析]

试题详情

2.关于世界市场的有关问题

(1)含义: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新航路开辟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已开始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有的学者认为,这一论断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某种预言。

(2)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商品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发性和扩张性(或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

(4)影响: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市场是不平等的,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亚非拉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世界向整体化发展。

试题详情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地圆学说深入人心、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葡、西地处大西洋沿岸,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反映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亚、美洲的殖民活动,欧洲早期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落后和贫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试题详情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