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答题(共6题)
1.(北京卷理20)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证明:,且;
(Ⅱ)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Ⅲ) 设P,P中有m(m≥2)个元素,记P中所有两元素间距离的平均值为(P).
证明:(P)≤.
证明:(I)设,,
因为,,所以,
从而
又
由题意知,,.
当时,;
当时,
所以
(II)设,,
,,.
记,由(I)可知
所以中1的个数为,的1的个数为。
设是使成立的的个数,则
由此可知,三个数不可能都是奇数,
即,,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III),其中表示中所有两个元素间距离的总和,
设种所有元素的第个位置的数字中共有个1,个0则=
由于所以
从而
2. (北京卷文20)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当n=5时,设,求,;
(Ⅱ)证明:,且;
(Ⅲ) 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Ⅰ)解:=(1,0,1,0,1)
设是使成立的的个数。则
3.(广东卷理21))设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先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ρ(A,B)为ρ(A,B)=+.对于平面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A(),B()
若点C(x, y)是平面上的点,试证明ρ+ρρ;
在平面上是否存在点C(x, y),同时满足①ρ+ρ= ρ; ②ρ= ρ;若存在,请求所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若不存在,请予以证明。
解析:设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先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p(A,B)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2)当点C(x, y) 同时满足①P+P= P,②P= P时,点是线段的中点. ,即存在点满足条件。
4.(江苏卷23)已知△ABC的三边长为有理数
(1)求证cosA是有理数
(2)对任意正整数n,求证cosnA也是有理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数学归纳法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的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0分。
(方法一)(1)证明:设三边长分别为,,∵是有理数,
是有理数,分母为正有理数,又有理数集对于除法的具有封闭性,
∴必为有理数,∴cosA是有理数。
(2)①当时,显然cosA是有理数;
当时,∵,因为cosA是有理数, ∴也是有理数;
②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coskA、均是有理数。
当时,,
,
,
解得:
∵cosA,,均是有理数,∴是有理数,
∴是有理数。 即当时,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正整数n,cosnA是有理数。
(方法二)证明:(1)由AB、BC、AC为有理数及余弦定理知
是有理数。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cosnA和都是有理数。
①当时,由(1)知是有理数,从而有也是有理数。
②假设当时,和都是有理数。
当时,由,
,
及①和归纳假设,知和都是有理数。
即当时,结论成立。
综合①、②可知,对任意正整数n,cosnA是有理数。
5.(上海卷理22)若实数、、满足,则称比远离.
(1)若比1远离0,求的取值范围;
(2)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证明:比远离;
(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任取,等于和中远离0的那个值.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基本性质(结论不要求证明).
解析:(1) ; (2)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b,有,, 因为, 所以,即a3+b3比a2b+ab2远离; (3) , 性质:1°f(x)是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2°f(x)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 3°函数f(x)在区间单调递增,在区间单调递减,kÎZ, 4°函数f(x)的值域为.
6.(上海卷文22)若实数、、满足,则称比接近.
(1)若比3接近0,求的取值范围;
(2)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证明:比接近;
(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任取,等于和中接近0的那个值.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奇偶性、最小正周期、最小值和单调性(结论不要求证明).
解析:(1) xÎ(-2,2); (2)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b,有,, 因为, 所以,即a2b+ab2比a3+b3接近; (3) ,kÎZ, f(x)是偶函数,f(x)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p,函数f(x)的最小值为0, 函数f(x)在区间单调递增,在区间单调递减,kÎZ.
15.[答案]CD DE
[解析]在Rt△ADB中DC为高,则由射影定理可得,故,即CD长度为a,b的几何平均数,将OC=代入可得故,所以ED=OD-OE=,故DE的长度为a,b的调和平均数.
19.(2010广东文数)(本题满分12分)
某营养师要求为某个儿童预订午餐和晚餐.已知一个单位的午餐含12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6个单位的维生素C;一个单位的晚餐含8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10个单位的维生素C.另外,该儿童这两餐需要的营状中至少含64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和42个单位的蛋白质和54个单位的维生素C.
如果一个单位的午餐、晚餐的费用分别是2.5元和4元,那么要满足上述的营养要求,并且花费最少,应当为该儿童分别预订多少个单位的午餐和晚餐?
解:设为该儿童分别预订个单位的午餐和个单位的晚餐,设费用为F,则F,由题意知:
画出可行域:
变换目标函数:
(2010湖北理数)15.设a>0,b>0,称为a,b的调和平均数。如图,C为线段AB上的点,且AC=a,CB=b,O为AB中点,以AB为直径做半圆。过点C作AB的垂线交半圆于D。连结OD,AD,BD。过点C作OD的垂线,垂足为E。则图中线段OD的长度是a,b的算术平均数,线段 的长度是a,b的几何平均数,线段 的长度是a,b的调和平均数。
19.(2010广东理数)(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营养师要为某个儿童预定午餐和晚餐。已知一个单位的午餐含12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蛋白质和6个单位的维生素C;一个单位的晚餐含8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10个单位的维生素C.另外,该儿童这两餐需要的营养中至少含64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42个单位的蛋白质和54个单位的维生素C.
如果一个单位的午餐、晚餐的费用分别是2.5元和4元,那么要满足上述的营养要求,并且花费最少,应当为该儿童分别预定多少个单位的午餐和晚餐?
解:设该儿童分别预订个单位的午餐和晚餐,共花费元,则。
可行域为
12 x+8 y ≥64
6 x+6 y ≥42
6 x+10 y ≥54
x≥0, x∈N
y≥0, y∈N
即
3 x+2 y ≥16
x+ y ≥7
3 x+5 y ≥27
x≥0, x∈N
y≥0, y∈N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经试验发现,当x=4,y=3 时,花费最少,为=2.5×4+4×3=22元.
5.对一个命题而言,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能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能不止一个.
4.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题,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从命题角度出发,证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也为真;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可以从结论等价变形(换)而得到,也可以从结论推导必要条件,再说明具有充分性.
3.等价变换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否定的命题,常通过它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来考查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必要关系.
2.确定条件为不充分或不必要的条件时,常用构造反例的方法来说明.
1.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不仅要深刻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而且要熟知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有关概念.
4.A:圆与直线相切,B:
分析:要判断A是B的什么条件,只要判断由A能否推出B和由B能否推出A即可.
解:(1) 当,取,则方程无实根;若方程有实根,则由推出或6,由此可推出.所以A是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若则
所以成立
若成立 取,知不一定成立,
故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由,由解得,所以A推不出B,但B可以推出A,故A是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 直线与圆相切圆(0,0)到直线的距离,即==.所以A是B的充要条件.
变式训练1: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在△ABC中,p:∠A=∠B,q:sinA=sinB;
(2)对于实数x、y,p:x+y≠8,q:x≠2或y≠6;
(3)非空集合A、B中,p:x∈A∪B,q:x∈B;
(4)已知x、y∈R,p:(x-1)2+(y-2)2=0,q:(x-1)(y-2)=0.
解: (1)在△ABC中,∠A=∠BsinA=sinB,反之,若sinA=sinB,因为A与B不可能互补(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故p是q的充要条件.
(2)易知: p:x+y=8, q:x=2且y=6,显然qp.但pq,即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显然x∈A∪B不一定有x∈B,但x∈B一定有x∈A∪B,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条件p:x=1且y=2,条件q:x=1或y=2,
所以pq但q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2. 已知p:-2<m<0,0<n<1;q: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是q的什么条件.
解:若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1、x2.
则0<x1<1、0<x2<1,∵x1+x2=-m,x1x2=n
∴0<-m<2,0<n<1 ∴-2<m<0,0<n<1
∴p是q的必要条件.
又若-2<m<0,0<n<1,不妨设m=-1,n=.
则方程为x2-x+=0,∵△=(-1)2-4×=-1<0. ∴方程无实根 ∴p是q的非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p是q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变式训练2: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充分性:若ac<0,则b2-4ac>0,且<0,
∴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则=b2-4ac>0,x1x2=<0,∴ac<0.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例3. 已知p: |1-|≤2,q::x2-2x+1-m2≤0(m>0),若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知:命题: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1-|≤2-2≤-1≤2-1≤≤3-2≤x≤10
q: x2-2x+1-m2≤0[x-(1-m)][x-(1+m)]≤0*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等式|1-|≤2的解集是x2-2x+1-m2≤0(m>0)解集的子集.
又∵m>0,∴不等式*的解集为1-m≤x≤1+m
∴,∴m≥9,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9,+∞
变式训练3:已知集合和集合,求a的一个取值范围,使它成为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
由
所以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说明:此题答案不唯一.
例4. “函数y=(a2+4a-5)x2-4(a-1)x+3的图象全在x轴的上方”,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解:函数的图象全在轴上方,若是一次函数,则
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
反之若,由以上推导,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综上,充要条件是.
变式训练4:已知P={x | |x-1| | >2},S={x | x2+,的充要条件是,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的充要条件是,即任取,反过来,任取
据此可求得的值.
解:的充要条件是
∵P={x || x-1|>2}}=
S={x | x2+(a+1)x+a>0)}={x | (x+a)(x+1)>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