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2、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18A、《导读与训练》P93页同步训练题3。
19A、《导读与训练》P94页同步训练题6。
20B、《导读与训练》P94页同步训练题7。
21B、《导读与训练》P94页同步训练题8。
22C、《导读与训练》P94页同步训练题9。
23C、《导读与训练》P95页拓展探究题3。
24D、《导读与训练》P95页拓展探究题2。
25D、《导读与训练》P95页拓展探究题1。
2、能说出怎样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并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说出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能理解并说出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0、[实验设计]
用洁净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1 mol·L-1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你用怎样的实验可证明所制得液体是胶体而不是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最终得到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5)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9、将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已知溴水可以将碘离子置换成碘单质,AgI为黄色沉淀)。下列现象能证明半皮纸袋一定有破损的是 ( )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
C.加入AgN0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溴水变蓝色
8、纳米技术是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研究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在此范围内物质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例如Cu的直径加工成几个纳米时,会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纳米TiO2,是理想的光催化剂,光照时在常温下可将汽车尾气中氮、硫的氧化物氧化成相应的酸,同时它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快速氧化成CO2和H2O,此外它还可作抗菌材料等。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纳米铜比纳米铁金属活动性更强 B.纳米铜可在氧气中燃烧
C.纳米TiO2,在溶解在水中可形成了胶体 D.纳米TiO2可氧化氮、硫的氧化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