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4538  374546  374552  374556  374562  374564  374568  374574  374576  374582  374588  374592  374594  374598  374604  374606  374612  374616  374618  374622  374624  374628  374630  374632  374633  374634  374636  374637  374638  374640  374642  374646  374648  374652  374654  374658  374664  374666  374672  374676  374678  374682  374688  374694  374696  374702  374706  374708  374714  374718  374724  374732  447090 

2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试题详情

22、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试题详情

2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某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试题详情

2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试题详情

19、“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试题详情

18、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试题详情

17、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科技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自然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D.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试题详情

16、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   )

A.职业经理人员 B.国家公职人员  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试题详情

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试题详情

14、“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