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项脊轩变化的一组是( )
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⑤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2.对本文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作者的深情。“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并用“喜”贯穿。
B. 第二至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妻子的往事,用“悲”贯穿,隐含作者对家庭败落、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C.开头写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D. 文章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
3.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的好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可以睹物思人,使人产生“人是物非”之感。
C.托物寓情,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D.与题目“项脊轩志”照应。
4.对本文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少年归有光是一个一个好静、安祥、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B. 文章采用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所挚爱的祖母、母亲、妻子和奶妈的怀念之情,凭借之物是项脊轩。
C. 本文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D.文章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如写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的一组是(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2.下面不属于直接造成范增计划失败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项王听信刘邦的花言巧语,对范增的示意默然不应。
B.项伯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使项庄不能成功刺杀。
C.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出语批评项羽,保护刘邦。
D.刘邦机智勇敢,张良应对有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 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 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王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 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筛选文中信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历年高考要求提取的内容大多是通过人物言、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几个方面。
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
例1,本题着重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道题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这是一种常见的形式。我们先要弄清“仗义执言”的内涵:“根据道义和事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再对照这一概括性论断去分析题面的每一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选择。
第①句“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是承接上文“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而来,能够看出孟尝不满于郡守判决,挺身而出,述说真相,故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②句“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说孟尝在仗义执言、述说未果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及孝妇的最终结局,与题干没有联系。
第③句“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是说郡中连旱二年,后太守询问原因时,孟尝去说明事情的缘由,这应当是“仗义执言”的一种表现。
第④句“宜戮讼者,以谢冤魂”,是孟尝建议杀掉诬陷之人来给孝妇谢罪,也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⑤句“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承接上文“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后的结果,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第⑥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这是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采取的措施,这一句也跟题干没有联系。
理清了这六句话的内容,这道题的答案就清楚了,正确的选项是①③④,即B项。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 匪女之为美( )
2. 俟我于城隅( )
3. 秋以为期( )
4. 恐年岁之不吾与( )
5. 肇锡余以嘉名( )
6.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7. 为仲卿母所遣( )
8. 但闻悲鸟号古木( )
9.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0.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11.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1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13. 秦人不暇自哀( )
14. 戍卒叫,函谷举( )
15. 击空明兮溯流光( )
16.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17. 则又何羡乎( )
18. 客有吹洞箫者( )
19. 语未毕,余泣( )
20. 令人长号不自禁( )
21. 其制稍异于前( )
2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
23. 所以敢先汝而死( )
24.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
25.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
26.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
27. 而控于地而已矣( )
28. 之二虫又何知( )
29. 而彼且奚适也?( )
30. 彼且恶乎待哉!( )
3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32.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33. 是社稷之臣也( )
34. 无乃尔是过与( )
35. 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 )
36. 何以伐为( )
37. 非我也,岁也( )
38. 未之有也( )
39. 树之以桑( )
40. 可以无饥矣 ( )
4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42. 輮以为轮( )
4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4.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45.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46.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47. 陈利兵而谁何( )
48.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49.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5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1.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52. 不拘于时( )
5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54.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55.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5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57.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58. 岂取其之易而守之难乎( )
59.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
60.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
61.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62.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63. 沛公欲王关中( )
64. 赐之彘肩( )
65. 其告以事( )
66.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67. 籍何以至此( )
68. 客何为者( )
69. 何辞为( )
70. 今日之事何如( )
71. 大王来何操( )
72. 沛公安在( )
73. 吾属今为之虏矣( )
74.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75.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76. 为之奈何( )
77. 今臣亡国贱俘( )
78. 实为狼狈( )
79. 而刘夙婴疾病( )
80. 告诉不许( )
81.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82. 具以表闻( )
83. 欲谁归罪( )
84.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
85.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86.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87.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
88. 姜氏何厌之有( )
89. 敢问何谓也( )
90. 君何患焉( )
91. 其是之谓乎( )
92. 佗邑唯命( )
93. 君将若之何( )
94. 文采不表于后世( )
95.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96. 重为乡党所笑( )
97.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98.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99.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100.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之二虫又何知。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