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 )
A.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商业繁荣 D.交通发达
24.以下是某校高三一班学生对理学的理解,学生甲认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乙认为:“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学生乙观点的是 ( )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23.“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 )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
22.《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下列诗句、观点或现象与当今生态文明观最为贴近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0.“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该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 )
A.尊儒抑法 B.抑儒尊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19.《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五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化
D.魏赵齐楚四国是恐怖势力的策源地
18.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17.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情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集团。有的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 ( )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16.《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