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4987  374995  375001  375005  375011  375013  375017  375023  375025  375031  375037  375041  375043  375047  375053  375055  375061  375065  375067  375071  375073  375077  375079  375081  375082  375083  375085  375086  375087  375089  375091  375095  375097  375101  375103  375107  375113  375115  375121  375125  375127  375131  375137  375143  375145  375151  375155  375157  375163  375167  375173  375181  447090 

17.(8分)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完全溶于水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5
t1
E
2
细小颗粒
15
t2
F
2
粉末
15
t3
G
2
薄片(含少量杂质Cu)
35
t4

(1)t1=________s,画出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2)利用所画的曲线图,总结并得出的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________t4(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________t3(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B、mE、mF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解析:解答该题要认真分析表中数据.由A、B、C总结规律,推出t1=50 s,根据A、B、C、D四组实验的数据可画出温度-时间图.通过对图象的分析总结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找出规律.D、G组实验相比较,G中可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E、F组实验相比较,F中锌的表面积大,速率快;B、E、F组相比较,粉末状的Zn反应速率最快,薄片状的Zn反应速率最慢,故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为mF>mE>mB.

答案:(1)50

如图所示:

(2)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2倍

(3)> G组中可形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 F组中锌为粉末状,表面积较大,反应速率加快

(4)mF>mE>mB

试题详情

16.(2009·靖江模拟)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实验:(N2O42NO2 Δ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解析: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时,甲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使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容器的体积甲>乙;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时,甲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使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容器的体积甲<乙.

答案:D

试题详情

15.(2010·蚌埠模拟)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

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解析:反应开始时Y为10 mol,X为2 mol,达到平衡时Y减少了7 mol,X增多了3 mol,因此反应方程式是7Y3X,A不正确;t1时,Y为6 mol、X为4 mol,其物质的量比为3∶2,即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B正确.从图象可以看出,t2时刻X、Y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而不是反应速率相等,C不正确;t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不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14.(2010·徐州模拟)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 pC(g)+q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了a 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min),C增加了2a/3 mol/L,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 )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解析:因为5 min内vB=a/15 mol/(L·min),C增加了2a/3 mol/L,所以vC=2a/15 mol/(L·min),即n∶p=1∶2,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A.

答案:A

试题详情

13.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B.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C.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D.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氮气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解析:升高温度,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属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但其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因为I2(g)的存在,颜色加深; 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C

试题详情

12.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33%              B.40%

C.50%              D.65%

解析:由题意可取X和Y各1 mol,设X的转化量为a mol

 X  +  2Y2Z

起始:1 mol   1 mol   0

转化:a mol    2a mol  2a mol

平衡:(1-a)mol  (1-2a)mol  2a mol

到达平衡后,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1-a)mol+(1-2a)mol]∶2a mol=3∶2,解得a=1/3.则Y的转化率=2a mol/1 mol=2/3,最接近65%.

答案:D

试题详情

11.(2009·山东高考)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解析:A项,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B项,在恒容的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项错误;C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也降低,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就长,故C项错误.

答案:D

试题详情

10.(2009·北京高考)已知:H2(g)+I2(g)  2HI(g) 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

解析:0.2 mol HI相当于H2、I2各0.1 mol,所以甲、乙两容器中在题述情况下达到的平衡是等效的.A项,甲、乙提高相同温度,仍等效;B项,甲中加入0.1 mol He对反应无影响;C项,甲降低温度,平衡右移,HI的浓度增大;D项,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平衡都向右移动,HI的浓度都增大,具体结果不能确定.

答案:C

试题详情

9.(2009·重庆高考)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解析:A项,加入CH3COONa,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pH增大;B项,加入KCl,对平衡没有影响,c(Fe3+)不变;C项,加入Ar气,在恒温、恒压下,体积增大,平衡左移,H2转化率减小,D项,所给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8.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甲和丙,乙和丁分别为相同的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n(CO)相同;甲和乙相比较,乙中增加了CO2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n(CO)增加,所以乙=丁>丙=甲.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