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08届高中毕业生元月调研测试)设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记内的格点(,)(、∈z)的个数为(∈).
(Ⅰ) 求,的值及的表达式;
(Ⅱ)记,若对于任意∈,总有≤m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Ⅲ) 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问是否存在正整数、t,使 <成立?若存在,求出正整数,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3,=6. ………………………………………2分
由>0,0<≤,得0<<3,又∈,∴=1,或=2.
当=1,0<≤2时,共有2个格点;
当=2,0<≤时,共有个格点.
故 . ………………………………………………………4分
(Ⅱ)由(1)知=,则-=.
∴当≥3时,<.
又=9<==,所以≤,故≥. ………………………8分
(Ⅲ)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和,
由(1)知==,故. ……………………………10分
则<.
变形得<,即<0.
∴1<(8-)<15.
由于、均为正整数,所以==1. …………………………………14分
附:, .
当时, 由,得,.
当时, ,由,得,不存在.
所以==1.
75、(湖北省随州市2008年高三五月模拟)已知函数
⑴求
⑵若数列满足,试求的值,使得数列成等差数列。
74、(湖北省荆州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其前项和为,又正项数列满足
⑴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⑵比较的大小;
⑶求数列的最大项;
⑷令,数列是等比数列吗?说明理由。
解:⑴设的公差为,则
且,得,从而
故 (3分)
⑵
(6分)
⑶由(2)猜想递减,即猜想当≥时, (8分)
考察函数,当时
故在上是减函数,而≥
所以,即
于是猜想正确,因此,数列的最大项是 (10分)
⑷不是等比数列
由知
故不是等比数列.
73、(湖北省荆门市2008届上期末)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2n2,为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1):当
故{an}的通项公式为的等差数列.
设{bn}的通项公式为
故 ……………6分
(2)
两式相减得
72、(湖北省荆门市2008届上期末)已知,且,数列的前项和为,它满足条件.数列中,。
(1)求数列的前项和;
(2)若对一切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解:(1)
当时,. …………2分
当≥2时,=,
…………4分
此时·=·,
……= …………6分
设……+,
……+,
…………8分
(2)由可得
当时,由 可得,
对一切都成立,此时的解为. …………10分
当时,由 可得
≥ 对一切都成立,
此时的解为. …………12分
由,可知,对一切都有的的取值范围是或.
71、(湖北省黄冈市2007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且是、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
解:
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
即 数列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是的等差中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及,得,(6分)
①
②
②-①得,
要使成立,只需成立,即
成立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5。(12分)
70、(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博达学校2008届三月综合测试)把正奇数数列中的数按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排成如下三角形数表:
1
3 5
7 9 11
- - - -
- - - - -
设是位于这个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行,从左往右数第个数。
(Ⅰ)若,求的值;
(Ⅱ)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为,若记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行各数的和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Ⅰ)∵三角形数表中前行共有个数,
∴第行最后一个数应当是所给奇数列中第项,即。
因此,使得的是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解。
由得,∴。∴。
第45行第一个数是,∴
(Ⅱ)∵,∴。
∵第行最后一个数是,且有个数,若将看成第行第一个数,则第行各数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故。∴。
故。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
69、(湖北省鄂州市2008年高考模拟)已知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便得到函数的图象,数列满足(n≥2,nÎN*).
(Ⅰ)若,数列满足,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Ⅱ)若,数列中是否存在最大项与最小项,若存在,求出最大项与最小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Ⅲ)若,试证明:.
解:,则(n≥2,nÎN*).
(Ⅰ),,∴ (n≥2,nÎN*).∴数列是等差数列.
(Ⅱ)由(Ⅰ)知,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公差为1,则其通项公式,
由得,故.
构造函数,则.函数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
∴当时,,且在上递减,故当时,取最小值;当 时,,且在上递减,故当时,取最大值.故存在.
(Ⅲ)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再证明.
①当n=1时,成立,
②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则当n=k+1时,,,则,故当n=k+1时也成立.
综合①②有,命题对任意nÎN*时成立,即.下证.
∵,∴.综上所述:.
[总结点评]本题集数列、向量、函数、导数、不等式于一体,充分展示了《考试大纲》“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的题目,这需要我们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68、(湖北省三校联合体高2008届2月测试)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分别是直线上的点A、B、C的横坐标,点B分所成的比为,设
。
⑴ 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 设,证明:。
⑴由题意得……………3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6分
[则()]
⑵由及得
,……………………………………………………………8分
则……………………10分
………………12分
67、(湖北省八校高2008第二次联考)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证:;
(Ⅲ)求证:当时,.
解:(1)由,得,代入,得,
整理,得,从而有,,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即. …………………(4分)
(2), ,
,
,
. …………………(8分)
(3),.
由(2)知,,
.
…………………(1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